本報訊(記者陳宗立)少林、崆峒、武當、峨嵋、昆侖,并稱中華五大武術流派,是我國古老而優秀的民族文化遺產之一。門類最全,項目最多,競技性、觀賞性很強的第五屆全國武術館校武術比賽,8月5日至7日在甘肅省平涼市舉辦,并冠名為“崆峒杯”。這是甘肅省平涼市體育史上的一件盛事,對于弘揚崆峒 武術流派,打造開放平涼,發展群眾體育運動具有重要意義。為此,甘肅省暨平涼市十分重視,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為辦好這次大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平涼地處陜甘寧三省區交匯處,是古“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境內的“天下道教第一山”崆峒山是中華武術崆峒派的發源地,我國第一部辭書《爾雅》就記載“崆峒之人武”;唐代大詩人李白有“世傳崆峒勇”之贊。平涼歷史悠久,民風淳樸,崇文尚武。3000多年前,周朝先祖在平涼涇河流域創造了華夏先進的農耕文化;公元358年大將軍符堅進攻前涼,置平涼郡,取“平定涼國”之意,“平涼”由此而得名。這里文化底蘊深厚,傳說西王母降生于涇川回山,軒轅黃帝問道廣成子于崆峒山,秦漢黃帝祭天在蓮花臺。其道教文化、西王母文化、商周文化、皇甫謐醫學文化獨具魅力;擁有古老丹霞地貌的國家地質公園崆峒山等重要旅游風景名勝100多處,已發現各個歷史時期的古文化遺址465處,有國家級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5個。
平涼目前是甘肅省最大的煤電產業基地、重要的農牧業生產基地和全國蘋果最佳適生區之一。近年來平涼市委、市政府堅持“兩個高舉”和“三抓”的戰略舉措,圍繞煤電、草畜、果蔬、旅游四大產業開發,創新機制,銳意進取,全市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正在向全面建設小康和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