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房地產網地產博客推出大型活動——名博進大學,邀請房地產的知名企業家、優秀職業經理及資深學者到各大高校演講和對話未來的社會中堅。
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潘石屹博客,潘石屹新聞,潘石屹說吧)是焦點網地產博客之星,也是無數人羨慕的成功企業家,他的傳奇故事和成功經歷吸引了眾多學子的目光。
焦點網牽手SOHO中國,推出“名博進大學,愛心暖學子”系列活動,從2007年底到2008年全年,潘石屹先生將走進北京12所高校與同學們面對面交流,而公司上市后的他為了更大程度上回報社會,將動用“SOHO中國基金會”為每所學校的100名貧困大學生資助學習費用。
2008年3月19日,“名博進大學,愛心暖學子”來到第四站:中國人民大學。在分享潘石屹成功經驗、解答同學們人生疑惑的同時,他也帶去了40萬元善款。
配圖:天水在線
█ 現場圖文實錄
【主持人】:各位領導、各位來賓,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大家晚上好!歡迎來到“名博進大學,愛心暖學子--潘石屹走進中國人民大學”活動現場。
轉眼已是三月末了,春天的氣息也越來越濃了。在這春花綻放的時節,一股暖風吹進了中國人民大學。
"名博進大學,愛心暖學子"是搜狐公司焦點房地產網的大型博客公益活動,同時也是"SOHO中國基金會"在2008年的重點項目之一。由"SOHO中國基金會"、"搜狐網"、"焦點房地產網"與"北京市青少年發展基金會"聯合主辦,范特西(北京)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獨家承辦。
說到焦點房地產網,大家可能不太了解,焦點網是搜狐公司的房產頻道,搜狐公司的四大矩陣之一,也是業內最具影響力的房地產網站。焦點網有自己的博客,其博客分為三個板塊:地產、業主和設計博客,其中潘石屹先生就是我們地產博客中點擊率最高的博主。
我們這個活動已經去過三所大學:清華大學,北京科技大學,首都師范大學。今天我們來到人民大學,跟同學們做交流。“名博進大學·愛心暖學子”活動期間我們將和潘石屹先生一同走進12所北京地區高校與同學們見面,而且還會對每所高校的100名家庭經濟困難的大學生進行生活和學習方面的資助。
接下來,首先請允許我為大家介紹出席今天活動的各位領導和嘉賓,他們是中國人民大學學生處副處長張琳琳女士,以及我們最為期待的今天的主角--SOHO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潘石屹先生。讓我們大家用熱烈的掌聲歡迎他們的到來。
【主持人】:下面讓我們跟隨大屏幕,一起來了解SOHO中國。
(看短片)
【主持人】:非常精彩的一部短片。我們也祝愿SOHO中國擁有更加燦爛的未來。現在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潘總上臺就座,開始我們今天的對話。
【主持人】:潘總您好,歡迎您來到中國人民大學。
(訪談)
【主持人】:我們今天已經是來到第四個學校了,潘總我們今天又看了一次宣傳片,這個宣傳片用音樂把你們公司各個項目串起來,您能不能給我們簡單介紹一下這個宣傳片和我們上市的經歷?
【潘石屹】:謝謝大家,我原來從來沒有來到這里,可是從上個星期來了一次后,現在又來了,連著來了兩次。剛才這個片子我看了好多遍,光在北京陪銀鵬(主持人)就看了四遍,之前看過更多遍了。這個是我們上市路演的一個片子,主要把我們在北京做的項目給投資者做一個介紹。一般上市路演都是有好多數字,比如賺了多少錢什么的,都是用好多數字表示,我們覺得太老套了,另外除了數字,還有好多聲音在不斷解說,感覺上市路演就跟大街上的叫賣聲差不多,就是讓人家趕緊買我們的股票。我們看了這些模式,覺得特別的聒噪,所以我們這個片子就用幾段音樂把我們的建筑給分開了。
當然,路演是一件特別辛苦的事情,這是我做過的事情中最辛苦的。因為僅七、八天的時間繞著地球轉了一圈半,開了100多個會,這些就在去年的10月份。我覺得最讓我受不了的就是不能在床上睡覺,所有的覺都是在飛機上睡的。最后我們到阿聯酋(迪拜)的時候,聽說他們齋戒,不能吃飯喝水。我想不能睡覺算了,再不能吃喝就受不了了。不過還好,經歷過這些以后,我們終于在10月8號上市成功了,而且完成了150多倍的認購額,凍結資金也是創下了比較高的記錄。但沒想到過完年美國就發生經濟危機了,我看了這個片子覺得特別的慶幸。(眾笑)
【主持人】:我們覺得SOHO這個名字很時尚,很大氣,您是怎么想到的?
【潘石屹】:我們原來的名字不叫這個名字,而是“紅石實業有限公司”。對我觸動最大的事情是99年底,有一幫中國的學生在哈佛和麻省理工學院舉辦了一個活動,這個活動特別大,名字叫做“迎接新世紀的曙光”。在當時的1999年所有的人都覺得如果跟網絡搭上界那就是特別大的事情,正這個時候我被邀請去了美國。我去過幾次美國,尤其是跟我太太剛認識的時候就住在曼哈頓。第一次去波士頓的時候,第一個感覺特別冷,第二個感覺網絡特別熱,熱到發瘋的狀態。我就帶著好多的困惑問教授和學者,說這些東西是不是泡沫,基本上我問到的人都說是泡沫。那為什么這么多人還投入到泡沫里面去呢?他們說我們正處在泡沫的時代,不經歷泡沫就不會成長。
但我當時體會最深的是有幾個講座,一個是城市化的進程,還有城市的建設,建筑等。我被邀請去做房地產的講座,結果去了之后,下面只有20多個學生,除了清華的就是同濟大學的學生,別的學生都不聽。我有三個好朋友跟我一塊去,一個是田溯寧。我們看學生對我們講座不感興趣,然后就到隔壁一個特別大的禮堂去看看,發現里面坐滿了學生,連地上都坐滿了,大概有3000多個學生,里面講的就是互聯網。我一看房地產的傳統行業真是不受歡迎,而網絡行業高科技大家都是有足夠的熱情。當時我問田溯寧,網絡會讓我們的生活有變化嗎?他說一定會的,并且信心十足,還跟我說,他回去的話就要組建中國網通,這回來有一個任務就是要采購光纖。我說這個光纖是什么東西,他就說是連接互聯網的。他還說他對廠家就有一個要求,就是光纖外包的顏色一定要是紅色,跟血管的顏色一樣,說代表著新鮮的生命。我說這個顏色害怕嗎?他說不害怕,埋在地上也看不著(眾笑)。我原來總聽說靠武力讓世界變化,靠什么讓世界變化,如果只靠技術讓世界變化,覺得是很新奇的事情。后來我們到硅谷跟中國留學生聊了一圈最后回到了中國。
回來之后,我們也覺得做房地產傳統的、技術特別低的行業應該也要跟高科技攀上親戚,掛上鉤。但回到中國后我們發現中國的開發商真是先知先覺,你要看1999年,2000年所有的房地產廣告都有兩句話,一句話叫“光纖入戶”,第二個是“智能化家居”。智能化家居其實就是把洗衣機、微波爐串在一起,其實沒有多大的用處。后來我讀了幾本書,發現網絡的變化最關鍵的是讓我們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的變化。而SOHO就是“SMILL OFFICE,HOME OFFICE”,也就是現在的工作狀態,在家也可以辦公,有了互聯網后,你可能都不用起床,坐在床上就可以寫文章,發郵件,簽合同。我覺得這是一個技術給我們帶來的變化。
我記得我們做的產品當時也叫SOHO,結果公司的員工嘴老順不過來,一說就是搜狐,最后不行,我帶著全公司的人喊,喊完后還是不行。大家對我的叫法仍舊不太理解。最后我就想,我就寫文章吧,讓大家的觀點跟我的觀點能夠一樣,我就寫了一片文章,標題叫:《居家辦公.SOHO.禪.酷.COM》。寫完之后讓秘書打。打完之后,我發現她把這些“點”都放在下面了,放到下面就是一個英文句號。我跟她說你能不能幫我把“點”給挪上去。她說差不了多少。我說差多了,在下面就是句號,在中間就是互聯網,(眾笑)就是跟中國的禪宗,最流行的酷,還有.com聯在一起了。寫完文章就讓我們設計的人員和我們工作人員讀我們的文章,最后下命令還要寫讀后感,結果還是沒用。可能是我文章水平寫得太差,沒有產生太多用處,最后干脆我們公司名字都變了,變成現在的“SOHO中國有限公司”。而這個LOGO“SOHO中國有限公司”中的“中國”實際上是中國京劇中的一個臉譜。
【主持人】:非常感謝潘總的解釋,非常精彩。潘總跟我們講到哈佛演講,那時候現場只有20多人,現在我們現場應該有500多人吧?我們各位用掌聲表達我們的熱情好嗎?(眾鼓掌)
【潘石屹】:謝謝大家!
【主持人】:您是第二次來人大嗎?
【潘石屹】:這星期是第二次。
【主持人】:您對人大的學生有什么印象嗎?
【潘石屹】:我剛才跟大家一起照相的時候,覺得大家特別年輕。以前去學校的時候,我的弟弟妹妹都在讀書,所以我到學校看學生都跟我的弟弟妹妹一樣。因為我跟我弟弟妹妹交流多一點,我想同學們可能跟我的想法一樣吧。但弟弟妹妹畢業后,現在差不多七八年沒有到學校了,再看這些學生我就想我的孩子快上大學了,感覺大家就跟我的孩子一樣。可能你們的想法比我們這一代人的想法更開放,我們這一代人的想法實際上是一個過渡階段,我們頭腦中有好多禁錮的東西,把我們的觀念思想束縛的東西,希望你們的思想更解放。因為思想的解放是所有創造力的根源,如果禁錮了,所有事情都做不好。
【主持人】:我想我們在座的大概跟你的弟弟妹妹或者孩子年齡差不多,我們對您成功的歷程特別感興趣,您能否給我們大家講講?
【潘石屹】:我要孩子特別晚,我同學們的孩子都上大學了,所以這樣的介紹千萬不要認為我高人一等,我跟大家實際上是平等的。
【主持人】:我知道您是從甘肅一個比較貧困的地方走出來的,我的家鄉是寧夏,都是偏遠的地方,您覺得從您的經歷看,從一個偏僻的地方走出來到今天這樣成功,到現在能夠有能力幫助其他人,您認為最重要的是什么?
【潘石屹】:我是從甘肅天水走出來的。現場有甘肅的朋友嗎?
【主持人】:這邊有一位。
【潘石屹】:天水這個地方是山特別大的地方,如果你們坐火車經過隴海線的話,穿100多個山洞最中間的位置就是天水。我從小就是生活在山溝里,聽老人們說,中國歷史上發生了辛亥革命,有一個放羊的駱駝隊進到我們村子,跟村子里說已經沒有皇上了,實際上五年之前就沒有皇上了,但五年之后我們村子里的人才知道。后來我回去一次,有一個老人問我同樣的問題,問現在的皇上是誰。我想了半天,還不好回答,所以說這個地方是一個特別偏僻的地方。
但我的家鄉整個民風特別好,我們家也非常感謝這個地方,因為我的父母親下放到農村去,還能夠活下來。當然那個年代有自然災害,也有人與人之間的敵意,但大多還是好的。我小時候是在柴草棚里出生的,一直到我有記憶時我們家也沒有房子,一直是借住別人的房子。最近我媽媽身體不太好,住院了,前幾天我到醫院看我媽媽,我們就一起回憶,我們家借住別人家的房子是什么樣的。
不過童年想起來還是特別美好的,最痛苦的是12、13歲的時候,我們甘肅70年代初的時候發生過一場特別大的干旱,好多人都沒有糧食吃。所以我爸爸有一個口頭禪,到現在還在說,就是我們家人最大的優點是飯量小。你看周圍的人,一年的糧食吃半年就沒有了,然后就是吃政府發的救濟糧。不過我們再怎么吃得小,糧食還是不夠,最后確實沒有辦法的時候,就把剛出生三四個月的妹妹送給別人家了,那時候唯一的條件就是只要這個農民家有一只奶羊就給送過去。后來又不行了,就把我的大妹妹送出去,當時的條件是什么地方有飯吃,就送到哪去。但是小孩三四個月送出去還可以,三四歲的時候送出去就不行了,我媽媽在我大妹妹被送出去后就整天做惡夢,第二天就跟我們講這些故事,我們大家就哭。后來大妹妹在別人家呆了一年時間,我就把她背回來了。因為大妹妹送到比較遠的地方,我有一個親戚也曾是你們人民大學的學生,他有一輛自行車,于是先把我大妹妹帶到他家,然后我再把她背回家的。
【主持人】:您曾經說過您兒時的理想是做廚師、做醫生。您走到今天的成功,在創業的過程中,您印象最深刻,最艱苦的階段是什么時候?
【潘石屹】:人到20歲的時候,已經有吃苦的能力了,而吃苦就像是一個游戲似的,吃著苦就成長了,不吃苦反而感覺不舒服似的。尤其是1987年、88年這個年代,大家都守在機關里坐著,我覺得20歲出頭就在機關里坐著,開始比較新鮮,什么都不干,工資還比較高,下面的人還給我們送點蘋果,大米什么的。有的下面單位還送豆腐皮,大家高高興興的。但是坐了半年時間,覺得特別沒有意思。我記得我們辦公室分來一個大學生,我們處長就說小潘,你去幫她抬張桌子去。結果這個女大學生特別挑剔,再加上那時候桌子質量也不好,她就說這個扣子不行,桌子抽屜不行什么的。我等得不行了,就說,這不就是一張桌子嗎,趕緊抬回去得了。她就說:小潘,這個桌子我可得坐一輩子啊,當然得好好挑了。這句話對我的感觸特別深,我回去后看了看我的桌子,又看了看我的茶杯,想想就一輩子這樣呆著?后來就還不如下去,就到海南島轉了一圈。初到海南時,過去的學生都吃不上飯,我過去之后就看到馬路邊大學生彈吉他的,烙餅的,作詩的,什么都有,呆了一段時間后,他們都走了。他們走了之后就是89年之后,這個時候是最困難的。
【主持人】:那么困難,你還呆在海南?
【潘石屹】:還好,我是廠長,雖然是磚廠廠長。又有一輛破車,是吉普車,玻璃都掉了,我就用紙殼把車封起來,我覺得還挺有意思的。最困難的就是幾個月時間就過去了。后來就是鄧小平南巡講話,講話之后就好了。
【主持人】:怎么接觸房地產的?
【潘石屹】:記得我們第一筆,我們六個人賺的160多萬。當時都不相信,當時年齡最大的也就31、32歲。我們六個人從來都沒有見過這樣多的錢。所以拿著這些錢之后,我心里面總想,是真的還是假的。我天天有個習慣,每天早上看一份海南日報,吃一份面包。當時特別興奮。我記得我們家有一個保姆,那時一晚上都睡不著覺,睡著后,就模模糊糊的夢到棺材。第二天就把這個事情跟我們家60多歲的保姆說了,她特別迷信,跟我說你千萬不要說出來,你還會發大財的。我想怎么可能呢,這可能是我發的最大的財了。
【主持人】:以后還做過類似的夢嗎?
【潘石屹】:我從來不迷信的。
【主持人】:接下來把時間留給大家提問。提問之前有一個儀式,我們說“愛心暖學子”就是潘總將會為12所學校的貧困生捐助學習和生活的費用,潘總今天給人大也帶來一筆善款。
下面請我們學生代表宋遠望同學上臺。(一共是40萬)。
潘總不僅是把一筆善款送到我們身上,更是把一份溫暖送到我們心中。
下面請宋遠望同學發言。
【學生代表宋遠望】:
尊敬的潘石屹先生、尊敬的北京青少年發展基金會:
大家晚上好!
我是社會與人口學院本科一年級學生宋遠旺。今天,我有幸作為受助學生代表在此發言,感到心情非常激動,同時也有些復雜,此時我正被那股持久地儲在心底的感動圍繞著。在此,我愿意與大家分享我心底的感動,以此來表達我對潘先生、對基金會的崇敬和感激。
我來自云南昭通烏蒙山深處的一個小山村,從邊遠的山區農村,到首都名校,其間路途遙遠,作為農民的兒子,不得不擔憂一些別人看來可能并不會注意的問題:一年5000元的學費,相當于家里幾年的收入,每月四五百元的生活費,夠家里的補貼零用一年有余。然而,家庭經濟上困難并沒有阻擋我渴望求學的腳步。去年9月,帶著假期自己的打工所得和一些地方資助,通過學校“綠色通道”順利入學,在進入學校以后,開始并不適應,畢竟經濟的壓力也是我必須面對的。在進入學校以后,開始并不適應,畢竟經濟的壓力也是我必須面對的。困難,不時襲擊,但幫助,也從沒停止。老師的問候,同學的支持,學校的補助,社會的捐贈,總是在我們困難的時候出現。有時候,甚至覺得命運對我特別地眷顧,坎坷不平的道路上并不會一帆風順,但同時,卻在一路上不斷收獲著感動。
今天,又在這里再次地被感動,這份資助,放大到整個人生的角度,更大意義上是精神上的支持,給我們站起來勇敢走下去的足夠理由!這精神的支持來自一群善良人的心靈,就必定會流淌到另外一群人心底。別人尚且如此在乎我們,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努力,不自立?我將珍惜這個不易的機會,更加努力地鍛造自己。
同學們,貧困不是我們能夠選擇或者逃避的,改變貧困才是我們的責任,同時我又覺得,我們的責任已經不限于改變個人或者家庭的貧困,更多的在于有志于改變整個社會的貧困,改變一切物質上和精神上的貧困。從這個角度講,我們今天在這里接受幫助,也是為了明天能幫助更多的人,我們在這里接過愛的火把,就同時多了一份把它傳遞下去的責任,讓它照亮更多人,溫暖更多人。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我想,這里的“明德”,應該有感恩之心和尚任精神在里面,記得《陳涉世家》有過這樣一句話“茍富貴,勿相忘”,今天我想用這句話與在座的各位受助同學共勉,希望大家努力鍛造成才后,不忘記,在你曾經困難的時候有人幫助過你;不忘記,還有很多像你一樣需要幫助的人;不忘記,我們有責任傳遞愛心,幫助他人。
最后,我代表所有受助學生對尊敬的潘先生、對學校再次表示誠摯的謝意!你們的陽光溫暖了我們的心,讓我們覺得,在與貧困斗爭的路上,我們從來不是獨行者,有你們同行,我們不孤獨!謝謝,
【主持人】:謝謝宋遠望同學。雖然他今天得到了潘總的捐助,但是從他的言語當中我們看得出來,他非常自強自立,在懷著一顆感恩的心的同時,也認識到自己也多了一份幫助別人的責任,表達了將來能幫助他人的愿望。剛才我看到潘總非常認真地聽他講話,潘總您有什么話想說的嗎?特別是他提到大學一年5千塊錢的學費,相當于他父母幾年的積蓄。
【潘石屹】:其實我覺得貧困并不可怕,我記得我上小學的時候,我們家是村子最貧困的一家。村子里的人老跟我爸爸媽媽說,看你們兩個人身體不好,就讓我的弟弟妹妹不要上學了。這是我最不愛聽的一句話。現在為止,我們家變化了,可能是我們村子最富裕的一家人了(眾笑)。我想說了有兩點,第一點,我們是一個整體,我們是一家,只要任何人有困難,不要不好意思,貧困不丟人,家里面貧困,說是生活在農村,家里面有病人,有小孩,貧困不丟人,應該是創造出來機會讓富有的人幫助這些需要幫助的人。有能力幫助別人的人應該給他們創造機會。所以我覺得任何人碰到困難的時候,不要不好意思,要接受這份愛,接受這份幫助。第二點,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能力幫助別人,有的可能是物質上的,有的可能是精神方面的。有的可能是別人困難的時候一個微笑,一個眼神,一個擁抱也是幫助。我覺得只有通過這兩方面讓我們緊緊聯在一起。奧運會的口號是“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我覺得這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大的特點。(掌聲)
【主持人】:下面我們進入我們的提問環節,潘總先說說有什么不能問的。
【潘石屹】:只有一個問題不能 【提問】:“股價敏感信息”,因為一說到這個問題,影響我們明天的股價了,聯交所就會給我們打電話了。我們公司上市之后,聯交所從來沒有打過電話,既然在香港上市,就要遵守香港的規則和法律。就跟我們在做生意,遵守法律政策一樣。其他的都可以問。我今天帶來了30本書。這30本是我們還沒有出版的,標題是《我用一生去尋找》是試讀版。得到這些書的同學如果看到里面有錯誤的字或者什么,給我們提出來,那就特別好。
【主持人】:還有我們搜狐的吉祥物--小狐貍。
【潘石屹】:他們小狐貍特別受歡迎,我到首都師范大學去,有幾個同學舉起手來,我以為它們提問題呢。結果他說我就要小狐貍,連我的書都不要。(眾笑)
【提問】:我想問一下,我們中國人民大學,一路從泥濘中走來。前幾年在讀者里有看到一篇文章,有一個叫朱晨的學生,他是哈佛大學第一個學生會會長,我想問一下,您在創業過程中,有沒有很小的那種格言可以一直鼓勵你自己的?還有你覺得最丟面子的事情是什么?怎樣克服的?
【潘石屹】:座右銘,其實有一些事情會感動我。中學的時候我老拿個小本子記著哪句話對我有啟發什么的。其實影響我的事情和思想的東西特別多。但最重要的一條,在我人生道路上,始終保護著我的就是誠實。從下海以來多少人,他們都有很好的家庭背景,有錢,他們也非常的聰明、能干,最后回過頭來看,深圳、海南島,一直到北京90年代初,辦公司創業的都找不著了,我就想為什么他們會走到一條找不到的路上去?就是失去的誠實的保護。你做了偷稅漏稅,做了假賬了,多少年還會給你翻出來。我覺得這誠實是一個基礎,不光是做公司,你對待你的家人,工作也好,對待你的男女朋友也好,誠實是對我們最大的保護。我不知道第一個問題你滿意不滿意?
第二個問題最丟面子的事情,就是我剛從甘肅清水,我爸剛平反,一平反之后我們就到蘭州讀中專去了。當時我就帶了兩條褲子,那時候最好的褲子是的卡的,我的褲子是布的,我到蘭州要住校,一個學期的時間就那兩條褲子。所以到了最后,我發現我的兩條布褲子屁股后面都快破了,我每天就摸一下就剩幾根線了,我們班上女同學還特別多。我上課聽力都不能集中,因為褲子一旦破了就會看到褲衩,而我的褲衩是花褲衩,這是我特別痛苦的事情。那個學期成績不好的話,與褲子有很大的關系。(眾笑)所以當然,現在風氣也不太好,有好多女學生給時裝做廣告的時候,褲子沒有破,故意要弄破。當時褲子破了,覺得壓力特別大,所以無論怎么樣,要系緊自己的褲腰帶。
【提問】:潘總您好,我前兩天在MSN網站上看到一則消息,您說百日之內地產業會有大的變化,您能不能給我們透露一下是什么類型的變化?
【潘石屹】:我上個星期一個中午跟朋友坐在一起吃飯,就他美國經濟危機,談中國房地產,這是明擺著的,例如中國通貨膨脹特別高,CPI,二月份是8.7,這是特別高的數字。所以溫總理在答記者問的時候,說本屆要治理通貨膨脹是第一位。如果要把通貨膨脹降下來,就得實施從緊的貨幣政策。所以中國未來的政策一定是從緊的貨幣政策。從政府工作報告一直到溫總理答記者問,一直到兩會之后第二天,把銀行的準備金提高了0.5%,成為了歷史上最高的儲備金記錄。所以國內的形勢已經明朗化,貨幣政策就是從緊的。三四月之前,美國次貸經濟危機爆發了,這對美國的經濟也是一個大的傷害。可是就在兩個月前,美國財政部長鮑爾森和總統布什都還說沒問題,說美國是最好的機制,但所有的商人都非常悲觀,因為他們是最敏感的。緊接著貝爾斯登事件就出現。索羅斯說這次是1929年以來最危機的經濟。中國的情況不好,國外的情況不好,而房地產行業又是一個資金特別密集型的行業,這個行業沒有銀行,金融市場的支持,一定要萎縮、出問題的。所以前兩個星期,中國40多家房地產企業出去(上市),第一家出去以后就回來了,認購率非常低,這就是一件明顯的信號,這樣的情況下一定要特別小心。這兩天我讀格林斯潘的書,他說金融危機根本在經濟領域找不到對付它的辦法,因為它牽涉到人的性格的問題,當人太貪婪的時候,想把規模做大,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圍就會發生危機。這是一個自然的調整。我記得有一句名言:“用烈火考驗真金,用真金考驗人心”,就是說如果你人心經不起錢的誘惑,太貪婪了一定會有這些危機里調整,讓經濟的發展比較健康一點。所以我跟朋友們聊天后,就碰到網上有一個記者問我,我跟他網上說了就“100天”,緊接著一天時間,200多個網站轉載,接著平面媒體叫“百日劇變”,一下想起百日維新,可是我確實發現網絡的力量和傳播速度非常強大。
【提問】:我想問一下,潘總剛才聽您講您的人生歷程,是從機關一個比較穩定的工作出來創業,這在人生當中也是一種壯舉。曾經聽說過:80年代發財靠膽大,90年代靠智慧,21世紀靠資本。我們大學生從學校出去后,除了文憑根本不可能有資本,我們出去后是找穩定 的工作,還是自主創業?而對我們這種一窮二白的狀態創業的話,有什么指導?
【潘石屹】:膽大、智慧和資本,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智慧。大學生的創業,我覺得
跟性格有關系,有的人喜歡四平八穩的,做程序化的工作做得特別好。一些人就喜歡有創造力,他如果不創業就不舒服,這樣的人就讓他創業,讓他身上的能量和創造力釋放出來。
前兩天我跟一個大學生創業基金會,是上海市市政府做的,有30億人民幣的基金,他們在今年亞洲博鰲論壇上做研討會,請我做主持人,我就跟他們聊了聊,北京和上海的創業環境。我跟他說上海的創業環境更好一點,因為我覺得一個公司在創業的過程中,最我們最大的敵人和障礙就是壟斷企業,巨無霸企業,如果社會上全是這些壟斷企業,巨無霸企業,小的企業就環境非常差。這個專家就不同意我的觀點,他們覺得北京容易,因為北京的大專院校特別多,人才特別多。所以我覺得未來的發展方向,絕不是大型公司,應該是新興的,小的有智慧,有創造力的公司。如果在10多年前,他們可能活不起來,但今天互聯網把這些中小型企業都聯在一起了。所以我認為智慧、創造力是最重要的。
【提問】:我想問您一個輕松的問題,兩年前我看了您拍的一部電影是《阿司匹林》。您能不能談一下您第一次與電影觸電的感受?第二個問題北京十一五規劃,重點發展通州、順義和昌平,這三個地方房價的走向。第三個問題,北京的地產跟上海、深圳、廣州的區別是什么,北京有什么特殊性?因為前段時間這三個地方房價比北京下降得更厲害一些。
【潘石屹】:電影只要你不是專業的,尤其是年級比較大的千萬不要去拍,這個東西特別別扭。我們平時說話都會說話,可是電影讓你重復五六遍的時候,話也不會說了。平時握個手,擁抱這些動作,我也會做。如果你做了六七次的時候,都不知道什么感覺了。尤其年級大的人別演愛情片,因為年齡差距一大,這些年輕人說的愛情的語言,你聽不懂,你也不知道她說什么東西。所以就得當臺詞背,這對我來說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所以電影也是嘗試比較失敗的事情。讓我最不好意思的是,北京往美國飛的航班天天放這個電影,朋友就老跟我提,所以一提起這個事情,就跟我的“褲子”一樣是件尷尬的事情。
至于投資電影,原來也想過這個事情,總覺得是一個行當,拍完電影就了解了中國的電影行業,當時我就跟他們說了一句話,這句話就成了批判房地產的佐證了。那時拍完電影,我們一塊吃飯,他們就說全中國的票房收入,包括電影院的收入進口15個億,國產15個億,加起來30個億。我就說這30個億,還不如我一個項目呢。他們就覺得中國電影行業其實是一個特別小的行業。這30個億,給電影院交租金,給導演、明星、跑龍套、化妝、錄音等等,這些都得從這30個億里面付錢,的確是一個特別小的行業。記得有一個朋友說你想成為百萬富翁嗎?那你就投資電影吧!因為你昨天還是一個千萬富翁,今天投了電影之后,就變成百萬富翁了。(眾笑)
說房地產你還挺專業,北京通州、順義,北京以前的規劃是功能分區的規劃,其實這個規劃是一個落后的規劃,要上學跑到海淀,要購物跑到王府井。實際上好的城市應該是細胞的城市,在這個區域,教育、購物等等都同時可以解決,這樣的話北京就不堵車了,因為在細胞里靠步行都可以解決了。最后定下來叫:“兩軸兩帶兩中心”,一個軸是長安街,一個是中軸線,兩帶是生態保護帶,一個叫發展帶……其實這個規劃是有問題的,不應該搞兩帶,當然兩軸是自然形成的,但兩帶相當于把城市搞得半身不遂,東邊靠發展,右邊靠昌平、延慶成立一個休閑保護帶這樣就癱瘓了,所以城市的活力是每一塊土地上面像人的身體一樣,每一個細胞都是富有生命力的,這個城市才有生命力,所以這是“兩軸兩帶兩中心”。你剛才說的是發展帶。剩下房地產的問題我就不回答了。
【主持人】:我想這次回去以后,好多同學會搜你的電影看。
【潘石屹】:電影拍得不好,連盜版盤都沒有。(眾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