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石屹:我在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上的議案
——拆掉圍墻 豐富路網 疏導交通 促進城市和諧
問題:交通擁堵 路網稀疏 規劃中重汽車,輕行人
交通擁擠是今天全世界大城市所面臨的一個共同難題,北京更不例外,雖然北京的城區大部分是新規劃和建設的,城市擁有的汽車數量也僅僅剛超過300萬輛,和紐約、東京等城市相比,北京無論從汽車的絕對數量,還是人均擁有汽車的比例,都低于上述城市(見附圖<1>)。但每一個在北京生活的人都能感受到這座城市面臨的越來越嚴重的交通壓力,交通問題已經成為制約北京這座城市社會和經濟發展最重要的“瓶頸”問題。
1
我們從“Goole.earth”上下載的世界各城市衛星地圖看(見照片<2>),北京城市與其它城市相比,有兩大特點:一是道路寬大,尤其是長安街;二是路網稀疏。在某一段道路上一旦發生一起或大或小的交通事故,城市的一大片交通就會陷于癱瘓,因為缺少其它道路可供選擇。
北京
東京
莫斯科
紐約
上海
另外,北京多為寬闊大道,很少小街道,道路規劃中也沒有考慮行人的方便,北京城市,尤其是新建城市,似乎只為汽車設計的,只有汽車使用的道路,而沒有為行人和行動不便的人考慮。這一點從國貿橋下的情況可見一二,每天在這里來往的十余萬行人都要緊張穿梭在汽車的夾縫中,人車混雜,沒有專供行人通過的小路。
國貿橋下的擁堵
分析:北京眾多的小區圍墻人為阻斷交通,封閉路網,浪費道路資源
市領導人和交通方面的專家都在不斷研究解決大城市交通擁堵的辦法。比如改進交通管理,大量建設軌道交通,在重要活動時段實行汽車單雙號上路限制等等。但幾年時間過去了,似乎解決的辦法永遠趕不上汽車和人口的增長速度,交通擁堵仍然是難題。
北京的道路規劃已經形成,充分利用和疏通現有路網資源是解決現實交通問題的關鍵之一,但北京有大量的小路和街道被封閉在大量單位大院的圍墻內,像城市的很多支毛細血管,被人為阻斷,使得城市道路靈活選擇性差,路網資源浪費。城市規劃和建設方面的專家多年來一直在呼吁,要消滅和減少圍墻,加大城市的路網密度。但由于沒有具體的法規,老的圍墻沒有拆遷,新建的社區也都用圍墻封閉起來,或新建了許多大面積無法進入的花壇、綠植帶等,人為地分割了路網,使交通更為不便,專家們關于拆除圍墻的呼吁也一直沒有實現。
小區圍墻幾乎是中國獨有的現象,是農業文明時代觀念的產物<3、4>。農業文明時代建筑的特點是深宅大院,高高的院墻,所謂“侯門深似海”。后來發展出來的城市也就成了這種深宅大院的延伸,如《周禮考工記》中的城市規劃就是用城墻把城市圍起來的。對像北京這樣的現代化大都市來說,古代的圍墻是珍貴的文物,是這個城市歷史的見證,理應很好地保護起來。而對新北京的城市規劃和現代城市建設中,應該遵循現代城市建設的規律和特點,考慮和滿足現代城市交通的要求,增加城市和諧與融合,使城市充滿活力,而不是用封閉、單一、機械的思路去建造城市。
其實,城市的圍墻不僅造成交通擁擠,而且形成了人與人之間隔閡的文化,溝通和交流是城市文化中的重要部分,沒有溝通,城市就會變得冷漠,沒有人情味,就會形成互相對立、互相敵視的不良文化氛圍,不利于城市和諧發展,及平等民主的氣氛的培養。
有人擔心沒有圍墻就沒有安全感,事實恰恰相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評定安全社區的前提必須是開放社區。那種封閉的,有圍墻的社區根本不具備參評資格。美國著名城市規劃方面專家簡"雅各布斯在她的《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中,也列舉了一組美國警察局的統計數據:一個沒有圍墻的開放社區,各類犯罪率都比有圍墻、封閉的社區犯罪率要低。她指出,“不安全這個問題不能通過分散人群,降低稠密度,用郊區的特征來取代城市特征的方法來解決”。比如,有一組很有說服力的數字,已經“郊區化的洛杉磯”是美國17個人口超過100萬的城市中犯罪率最高的。洛杉磯整個犯罪率是每10萬人中2507.6人,遠遠超過緊隨其后的圣路易和休斯敦,(分別為1634.5人和1541.1人),而紐約和芝加哥則分別為1145.3人和943.5人。<5>
這一點在北京也可找到很好的例子,據調查,北京的胡同這種古老的開放的社區形式是最安全的,犯罪率很低。
提案建議:消除圍墻將大量釋放和盤活北京的交通資源,豐富城市形態,促進城市和諧
基于以上對于城市中小區圍墻的分析,結合一些城市規劃專家的專業意見,我建議北京應少建或不建小區圍墻,對于現有的圍墻,應視其對交通和環境的影響及具體情況做相應處理,在具有可行性的社區進行拆除。在舊的社區改造和新規劃社區芳案的審批中,應該著重考慮圍墻對交通環境的影響,從而盡可能消滅和減少圍墻。
對于建設城市規劃部門新審批的建設項目,特別是居住小區,應該消滅和減少圍墻,要有更多的道路,更密的路網,要安排足夠的人行道路。相應地,城管部門應加大管理力度,車輛不得隨意在道路上停放,讓道路保持通暢。
根據《北京年鑒》的數據顯示<6>,到2003年底,北京城市道路總里程5444公里,道路面積達到7645萬平方米。城市住宅建筑面積26000萬平米,如果按平均容積率2.5,小區內道路面積須為占地面積10%的規劃要求粗略估計,北京大大小小的封閉型社區內應該有近1000萬平米的道路面積沒有和公共道路連通。這個數字約占到整個城區道路面積的12-13%(上述數據僅為簡單估算)?梢钥吹剑绻サ魢鷫,北京將增加出10%以上道路容量,更重要的是增加了路網密度,有利于稀釋交通流量,大大增強城市便捷性,而行人和汽車的選擇性也將大大豐富。消除圍墻還將大大增加城市的趣味性,步行的樂趣,商業的靈活性,臨街商業的豐富性,使市民生活更加方便。消除圍墻對于緩解城市階層分化,促進城市和諧,也同樣有積極作用。另外,隨著奧運的到來,消除圍墻也將讓北京作為一個開放的,現代的國際大都市的形象迎接中外來客。
參考資料:
<1>《中國經濟導報》2007年6月6日
<2>谷歌衛星地圖(http://earth.google.com/)
<3>《考工記圖說》 戴吾三 山東畫報出版社 2003年1月
<4>《城記》 王軍 三聯書店 2003年10月
<5>《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 簡"雅各布斯 譯林出版社 2005年5月
<6> 數字搜索網(http://number.cnk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