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觀點地產機構、第一財經日報、搜狐網、焦點房地產網、全國工商聯房地產商會共同主辦的2007博鰲房地產論壇于8月17日上午在索菲特大酒店盛大開幕。經過2004年到2006年的房地產宏觀調控之后,中國房地產依然欣欣向榮。然而關于宏觀經濟風險的爭議導致我們對中國房地產的未來依然充滿了困惑。我們不知道中國是否面臨真實的經濟風險的挑戰,不知道或將到來的經濟風險將給中國的房地產行業帶來什么?我們不知道未來的行業規則會有怎樣出人意料的轉變,也不知道下一輪更為猛烈的宏觀調控會落在那里?面對越來越高的信貸門檻,與越來越高的土地價格,中國房地產行業與金融行業的接軌將把行業導向何方?在2007博鰲房地產論壇中,或許能找到答案。以下為2007博鰲房地產論壇8月17日上午潘石屹演講實錄。
![潘石屹](/Files170/BeyondPic/2007-8/17/334174.jpg)
潘石屹:謝謝大家,房地產未來是什么樣的?可能還說不清楚,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很渺小的,我們的智慧是有限的,尤其是我的智慧,所以我想地方政府控制不了腐敗。我發現中央地方也很難控制,看一下國外很多口蹄疫禽流感也將帶來影響,所以這證明我們一個人的智慧是有限的,所以我們共同在一起聚集智慧,聚集未來。
我每一次到博鰲,都會受到很多的啟發,我講話比較感性,有的時候沒有數據理論基礎,這可能是我思維上的缺陷。有些人講話,一大堆的數據講完我也沒怎么記得住,我記得在2004年的年初,要宏觀調控,一張報紙上說是房地產宏觀調控,說要管兩個砝碼,一個是土地的砝碼,一個是資金的砝碼,我心理就緊張房價要不要下調。2004年上半年我受到很多的批判,也承受了很多壓力。一直到2004年的8月份,有一家報道,登了一篇文章,我看了一條,可是標題缺乏邏輯,標題是什么?是“建設部領導不點名批評潘石屹”。你不點名怎么知道是我呢?
現在我想這種感性的思維不是很好,這種理性的思維也不是很好,我們大家應該聚集到一起驅走對我們的歧視,這樣才能更集中未來的方向。在過去四五年時間,中國房地產發展的增長速度很快,房價上漲非?,有很多朋友非常關注這個行業,第二年又是宏觀調控,又在喊,連了喊四五年的時間,現在你說出來人家已經不相信了,他又出來說房價要跌了,可是這個時候的話,我覺得有很多危險跡象開始出現了,這個跡象我想應該是,我的看法不一定對,我們大家一起探討,因為我們看到一部分的風險是處在法律上的問題,例如像小房子,不受法律保護的超過十萬套,里面住好幾十萬人,這是法律不保護的。這里面存在很大風險,風險來自什么地方,政府會不會下文件清理,沒有辦法清理,因為太多,像某一個縣就出現了這樣問題,敗訴吃虧的都是購買小房子的。
第二就是在法律環節上,國家政府反復強調,每一年下來宏觀調控的政策,一年開發的土地,可是一方面我們看到,房地產公司的財務報表都是一百萬、幾千萬土地準備的,有十年二十年開發出來的土地儲備,實際上這樣儲備的公司,也是面臨非常大的法律危險,我們再看看房地產密切相關的金融市場,可是整個骨牌市場市盈利不到五千倍,而房地產市盈率是多少呢?房地產市盈率是110倍,換句話說要只靠分紅,昨天我們問任總說110億市盈率是不是有一點,他說看怎么看,如果明年房價再翻一番,明天市盈率在翻一番市盈率不久下來了,他說兩個房價翻一番但是一年之后能不能翻一番呢!
房價特敏感而且非常的匆促,我只想對8月份出臺的國務院意見叫一聲好,這是住房的商品房揭開了,而它現今經濟適用房60平方米面積,如果60平方米的面積可能每年增長幾百萬經濟住房,房價在過去的三四年里面,在未來是不是有一個下跌的狀況,還是希望他能平穩的發展,對這個行業的未來是最好的,我想無論我們臺上臺下都非常關心房價的未來,可是我們政府思維要有一個公認的思想。謝謝大家!
鏈接:潘石屹簡介
潘石屹,人稱老潘,1963年11月14日出生在甘肅天水,在“黃土高坡”農村度過了小學、中學。大學畢業后分到國家石油部工作,1987年辭職下海到深圳、海南從事房地產開發,后來又到了北京,繼續進行房地產開發。1995年創立北京紅石實業有限公司。1996年開發位于國貿橋東側、總建筑面積48萬平方米的現代城。在一個公共輿論快速發展的社會里,潘石屹顯然是最善于把握輿論的開發商。相信今天潘總一定能夠能為我們帶來別樣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