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SOHO中國為促進青海黃南藏族自治州的教育發展捐贈了1000萬元人民幣。潘石屹為本報獨家撰文講述了這1000萬元背后的故事。
■潘石屹
去年年底,在總結公司和我個人2006年的工作時,發現各項指標都讓我們滿意,如果一定要找出沒有完成的目標的話,我感到在為社會做的慈善和公益事業方面沒有完成我們2006年初預定的目標。據我們財務的統計數字,這方面的捐款僅有630萬元人民幣,而且其中有一小部分的使用效果也不盡如人意。今年初,我和張欣覺得我們要把更多的時間、精力和資金投入到慈善和公益事業中來,在做這些事情的過程中,也讓自己的精神得到進步。為了讓這些慈善和公益事業資金達到更好的效果,我們決定把重點放在教育上,因為改變人的思想,改變人心是最重要的,而這些都要通過教育來實現。
今年上半年,我們又為甘肅天水的學校捐款200萬元修建了一棟教學樓。這座新教學樓建成后,學校從原來的100多名學生迅速增加到1530名學生,許多孩子都是從秦嶺的大山里走上10公里、20公里路來這里上學。中午學校沒有食堂,也沒有宿舍,學生們只能坐在教室里吃從家里帶來的干糧。天水市市長對此事很重視,正在積極地申請建宿舍的款項。我對市長承諾,政府投入多少錢,我們就再捐同樣多的款,一定要徹底解決這里孩子們的住宿和食堂問題。同時,張欣還出任了“兒童美德基金會”的董事,我們也會請這些大山里的老師、校長們來北京參加培訓、學習和參觀。
我在今年中央電視臺舉辦的“慈善1+1”節目中得知,6歲以下聽不到聲音的孩子,只要有一部2000元的助聽器,絕大部分孩子就可能具備語言能力。在現場,我為500名這樣的孩子捐助了助聽器。這項活動的名稱很美——“讓愛能聽到”。
上個月,在北京崇文區區長牛青山和副區長高桂強的帶領下,我們一行到了青海省最貧困的黃南州。這是一個緊挨著我老家甘肅的州,全州5個縣僅有一所講漢語的普通學校,其他學校都是只講藏語的民族學校。這所學校有1500名學生。來這里上學的學生比甘肅天水的更遠,不僅幾十公里,最遠的達到幾百公里。由于學校沒有宿舍,學生們大部分住在縣城的居民家中。學校有兩座教學樓,一座是新建的,另一座已經是危房了。
黃南州還有一所小學,在海拔3600米以上的一個縣城里,學校沒有圍墻,只有一個土廁所,晚上住在這里的小學生害怕,不敢上廁所,就把宿舍和教室周圍當成廁所。這里急需建一個廁所和圍墻,讓這些小學生不再擔驚受怕。崇文區的光明小學和匯文中學決定在師資力量上幫助這些學校。中國衛星通訊公司的芮總也決定拿出一筆巨款,讓全青海的每一個村都能夠通電話、看電視。當然,這項工程也包括這個最貧困的黃南州。
我在黃南州時,與張欣通電話,經過商量后,我們也決定出資幫助建一所中學和一所小學,此外,在黃南州還建立一個200萬元的獎勵基金。這次黃南州的州長和教育局局長來北京,與崇文區的學校建立聯系的同時,也與我們一起商討下一步具體的計劃和實施細則。
雖然我們已經在做這些公益事業,但我覺得只是剛剛開始,做得還太少,但我想借此機會架起一座橋梁,讓更多的、生活在東部富裕城市的人們,能更多地了解西部那些生活條件還很差,沒有得到改善的人們。也讓西部的人們來了解東部。讓我們盡自己的力量去幫助那些有困難的人,幫助那些需要教育的孩子們,因為我們是一個大家庭,我們是無法分開的,我們理應互相扶持,互相關愛,而不是任由隔膜和差距無限延伸。
(作者系SOHO中國有限公司聯席總裁)
阿更登副州長向張欣贈送金箔西藏唐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