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157/2007060522044633572.jpg)
潘石屹的笑成了一種標志,如同他的現代城,站在京城就成了京城的一部分,沒有人說那是屬于大西北的,更沒有人說是屬于天水的,盡管他的微笑依舊帶有很濃烈的地域色彩,但如同潘石屹本人,他不再屬于那個叫潘集寨的小村莊,他已是中國地產界的一個符號。5月30日中午,潘石屹以他標志性的微笑出現在我們面前時,他在我們眼里只是一個鄉黨。
老潘是走出天水本土的最有錢的“商戶”,和那些比魚錢多比老潘錢少的人相比,老潘是地主,那些人是富農,但老潘是只屬于商的,而那些人則是有著“大富則官”心理的類型,似乎只有做官才能光宗耀祖,這或許與以官護商的需求有關,但從待人接物的風格而言,見人便上體略向前傾且永遠以標志性的微笑示人,同時又很容易流露出局促不安的老潘卻似乎更容易讓人產生信任感,更容易讓人消除仇富的心理疾障。
和大多數有錢人不同的是,喜歡<<易經>>的老潘給人以水的感覺,自然隨性,坐在你對面從不將自己貼在沙發靠背上,從不把頭仰得讓你感覺到高不可攀,在你對面,他永遠保持著聆聽的謙恭狀態,這是他的一個制勝法寶。他是水,不經意間,他便會水到渠成。
負責接待我們的小于說老潘常給他們講他小時的故事,故事和老潘在他的博客里寫的一樣,苦難是不變的主題。魚對小于開玩笑說,別上老潘當,他那是憶苦思甜,是政治教育,他就是要讓你們輕易地產生幸福感,利于管理。話雖如此,但老潘不忘本的這一點魚很贊同,而且魚感到老潘的確是一個容易找到幸福感的人,這讓他身上少了有錢人特有的驕橫與狂妄,也讓他免去了因虛榮心作祟而苦心鉆營于政界的內心痛苦。
在老潘的建國門外的樓群間參觀時,魚隨口問了一下低于地面的網球場的排水問題,小于說沒什么問題,魚打趣道:請千萬告訴咱老潘,一定要解決好排水問題,千萬別給首都再弄出個積水潭來。
中午,老潘委托小于給魚一行在東來順整了兩桌,一是款待鄉黨,二可能是“封口”,因為老潘一再叮嚀千萬別宣傳他,呵呵,老潘不想當出頭鳥,魚且放他一馬也。好在呂繼宏趕了過來,且吃完再說。
昨日從天子腳下歸來,老潘送的<<潘石屹的博客>>成了魚的必修課,認真看看,說不準魚有一天會去投奔老潘,跟他在北京給首都人民再弄出個積水潭呢。嘿嘿,只不過北京天氣太熱,魚極不喜歡。
注解:魚為本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