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忙了,沒有及時的寫博客,把前天給公司同事們的一封信掛出來,充數吧——
SOHO中國公司的全體同事:
大家好!
昨天晚上,蘇鑫(SOHO中國常務副總裁)給我發了封郵件,希望在2007年新的一年學習計劃開始之前,讓我給大家寫幾句話,鼓勵一下大家的學習熱情。
總結去年,我們公司取得了公司歷史上最好的成績。我認為這些成績中最重要的是圓滿地完成了去年的學習計劃。去年我們公司的主要學習內容是:如何在誠實原則的指導下進行磋商和合作,如何才能達成團結。的確,“誠實是一切美德的基礎”,也是我們所有工作成果和成績的基礎。設想一下,一個不誠實的人能夠做到公正嗎?不能;一個不誠實的人能有愛心嗎?不能;一個不誠實的人能有正義嗎?也是不能的。沒有了誠實也就沒有了一切美德的基礎,所有的努力和成績都是零。
我記得小時侯媽媽給我講的第一個故事就是列寧的故事。一次,列寧去親戚家作客,不小心打碎了一個花瓶,其它小朋友都讓他跟大人說是貓打碎的,但列寧堅持誠實地說出了事情的真相,承認是自己打碎的。其實在每一個小孩成長的過程中,所有的家長和老師都在教導孩子們要誠實,不要說謊。長大之后才知道誠實是如此重要,是人一生中最好的護身符,它保佑著我們每個人能夠健康地成長。看到許多人在人生、事業上的失敗例子,大都是從說謊和不誠實開始的。我們的父母教導我們要誠實,同樣,我們也應該教育我們的孩子不要說謊,要誠實,不光要用語言去教育他們,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行動去影響他們。當一個人獲得了誠實的美德,他(她)就獲得了這一生中最寶貴的財富。我們對孩子的教育是這樣,對公司的每一位員工也是同樣的要求。我們看到許多同樣的例子——許多公司失敗的原因都是丟了誠實的美德,失去了誠實這個護身符和庇佑。
在誠實的原則下,我們還要學會如何與他人相處。因為我們這個時代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團結和合作。如果想讓我們自己和我們的公司能夠健康地立足于這個社會,就一定需要有磋商與合作的精神和方式,只有團結合作才能找到我們個人和公司的定位和發展的空間,沒有團結和合作的精神,我們將一事無成。同樣,一個請求、一句話,因我們表達方式的不同,產生的效果和最終結果可能是截然不同的。溫暖、仁慈的語言總是給我們帶來積極的、建設性的結果,也有利于人們溝通和表達自己的觀點;但冷言冷語的態度和語言總是帶來破壞性的結果,甚至會引起矛盾和爭吵。每天,我在我們的辦公室里都能看到公司的L,XL兩個大會議室中總是坐滿人在開會:幾乎每天都有各種各樣的廠家、施工單位、設計單位、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來我們這里洽談,也幾乎每天都在進行著各種工程和材料設備的招投標。我們的態度、語言和工作方式每天將影響著許多許多其他的人。在招投標的過程中,常常有五家以上的廠家一起投標,但中標的只能是一家,其他沒有中標的廠家和施工單位,他們的心情與我們在外面投標一塊地時沒有中標的心情是一樣的,我們應想辦法去安撫他們,并感謝他們在投標過程中付出的時間、精力和金錢。其實,這方面我們做得還很不夠,我們要努力地去改進,將心比心,大家都不容易。通過去年集中的封閉式學習,大家從心里都意識到了團結和合作的重要,試想如果沒有上百家廠家的支持,我們怎么可能完成一座座大樓的建設?試想,沒有數千位客戶的支持,我們怎么能創造每年超過40億人民幣的銷售額?而這背后有著上萬名甚至更多的工人和技術人員在辛勤地工作。通過去年的學習,我們也學到了很多磋商的技巧,去年客戶的投訴比例大幅度下跌。今年我們公司還要建立起“SOHO會”,為客戶提供更系統、制度化、個性化的服務。
隨著公司的不斷發展,我們也要通過學習不斷地提高和完善自己,我們的目標是達到國際一流公司的水準。公司的各位同事要在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學習好自己本職工作內知識的同時,還要了解其他相關的知識,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員工。作為一家房地產公司的員工,要了解法律知識、財務知識、規劃設計知識、工程建設知識、市場營銷知識。“三人行必有我師”,教導我們的教師在哪里?就在我們身邊。在我們新一年的學習中,一大部分教師應該是我們自己的同事,財務部講授財務方面的知識,法律部講授法律方面的知識,設計部講授規劃設計方面的知識……另外一部分教師,我們會聘請那些在其他方面有特長、有經驗、有知識的人士來幫助我們。只有通過不斷努力地學習,我們才能有力量,在學習的過程中克服自己的偏見和狹隘;只有具備了磋商和合作的精神和態度,才能夠團結大家,匯集更強大的力量;也只有永遠地堅持誠實的原則,才能保證我們每個人和公司的健康發展。
公司人力資源部在此前做了大量準備工作,希望每位同事都能積極地參加到2007年的學習計劃中去。一部分學習的時間安排可能要占用大家的業余時間,希望你們能及時地與家人溝通,得到他們的理解和支持,家庭的團結,家人的支持同樣是是我們個人和公司發展很重要的因素。
祝大家通過2007年SOHO中國的學習計劃,取得長足的進步,精神上得到成長、成熟、也更有力量。
SOHO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潘石屹
2007年3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