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album.sina.com.cn/pic/4679dbbf020003w8)
人生下來就是和動物不同的,那就是有社會性、有靈性、有思想。
在我們日常生活的言行中,有一些是由“叢林法則”進化而來的行為,這類行為的最初表現是:“互相吼幾聲,互相咬幾口”。隨著大自然優勝劣汰的進化,這種原始行為的表現方式也在不斷演進,就不是“吼幾聲、咬幾口” 那么簡單了,而是更隱蔽、更聰明一些。如“狡猾”這兩個字的偏旁都是反犬偏旁,這個詞原意一定與動物的性格有關,它的意思是蒙蔽別人來保存自己,在叢林中狡猾的動物更容易生存下去。再如“偽裝”,指有些動物會根據環境的顏色不同而改變自己身體的顏色,躲過或蒙騙天敵而保存自己。還有,如“殘忍”是非常能夠描述動物本性的一個詞,等等。但無論如何這些都是動物性的行為。
人類社會有兩方面行為,一方面是動物性的,也就是大自然“叢林法則”的產物。例如,互相對罵,搞陰謀詭計,偽裝自己,等等。但另一方面,人生下來就是和動物不同的,那就是有社會性,有靈性,有思想。人是高貴的,所以在人的性格中應該有愛、仁慈、正義等,這些是和動物法則格格不入的,這也正是人的高尚性的體現。如果在一個人的言行中,動物性的一面起了主導作用,支配了他的思想和行為,他就更接近于動物;當人高貴性的一面起了支配作用,人就會互相友愛、熱愛和平、有正義感,這是人類社會所共同追求的一種狀態。在人類社會中凡是把動物性的行為表現得淋漓盡致的行為,一定是極端的,沒有靈性指導的,也是沒有限制和邊界的。
近幾十年時間里,中國經歷的一次次政治運動就是如此,一次比一次極端,一次比一次殘酷,最后的結果就是對社會造成極大破壞。臺灣的阿扁也是如此,他的行為也是一次比一次極端,一次比一次出人意料,他這次能在自己肚皮上打兩槍,下一次誰也無法預料他還會做出什么極端的事情。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人們之間的語言是靠文明法則去約束的,互相之間交往都有一些基本的習慣和大家都能理解的語言,但到了網上,因為真實的身份被隱蔽起來,就出現了許多對罵。這些對罵看起來可能是小事情,但這一定是不和、爭吵、不團結,甚至戰爭的根源。因為罵得不過癮時采取的極端措施就是動手打,動手打不過癮時就動刀子,動刀子不過癮就是使用槍,槍不過癮時就使用炮,炮不過癮時就使用核武器……一旦采用極端的行為就會形成惡性循環。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走極端,要平和,要中庸。
前天我參加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舉辦的一次活動的新聞發布會——“我們在一起”,這個組織的負責人在新聞發布會上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憲章開篇的第一句話是:“戰爭起源于人的思想,故務必需在人的思想中筑起保衛和平之屏障!”。有一本最暢銷的書《狼圖騰》,據說發行量有幾百萬本,這本書的責任編輯也是
《潘石屹的博客》這本書的責任編輯安波舜老師,在他的極力推薦下,我看完了這本書。我想,如果把動物,尤其是像狼這樣殘忍的動物作為現代人類的圖騰,我們社會中的動物性行為一定會多一些,人性的、靈性的行為就要少一些,如果我們像狼一樣,狡詐、陰險、殘忍的性格占據人類的社會,在人類的社會中起支柱的作用,這樣的人類社會也太可怕了,最終會進入惡性循環,直至毀滅。
如果我們按上述看問題的方法去分析每一件事情,凡是一直采取極端的方式而不能自拔,沒有一個高尚思想的指引的事情,最終的結局一定是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