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中心>>潘石屹>>正文 |
符號里的“原住民” |
(2006-3-29 16:53:27) 有位讀者讀過此文 來源: 博銳管理在線 打印本頁 |
|
|
符號SOHO:顛覆性創造
“建外SOHO造得跟雞窩似的,怎么還會有那么多人搶著買?”幾年前建外SOHO剛建完那陣子,罵聲不絕于耳,其中包括當時還是富力城副總經理的謝強。
受到質疑的地方很多,包括傾斜24度的建筑朝向,以及奇怪的洗手間。
SOHO的幾乎每個項目都不能避免這樣的厄運。但是在持續五年的挨罵之后,輿論方向也幾乎都會來個大扭轉。
可以說,SOHO產品的符號價值就是伴隨著這些連續不斷的罵聲被逐步挖掘出來的。而在其2005年9月的十周年紀念活動中,他們用以概括自己十年歷史的詞匯正是“符號十年”。
現在,建外SOHO的24度斜角被很多建筑師評價為“地球和太陽之間的絕妙游戲”。意思是大家都做正南正北的建筑,太陽老照在同一個面上,而如果傾斜24度,讓樓面的不同部分隨著日出日落獲得照明,這些依舊雄心勃勃的建筑不但是視覺沖擊力的制造者,也是營造建筑空間的獨一無二的表現形式。
建外soho設計師營造的空間事實上已經接近空間表現力的極致。視線的通透達到了能從1層直接看到5層也能從5層目及1層。
更帶有革命性的顯然是Small Office Home Office的居住理念。名聲在外卻依然顯得溫和謙遜的韓國設計師——擔杠朝外SOHO建筑設計的承孝相,少見地對這一概念的意義作了論斷式的解釋。“融合是這個世界最重要的趨勢之一。”他的語氣不容辯駁。
而潘石屹更熱衷于建外SOHO和IT產品里的同類典型——蘋果IPod作比較。他說他在給LG作品拍代言人期間,被邀請去韓國濟州島,期間第一次見到IPOD,難抑“英雄所見略同”的興奮感。“建外soho和ipod很多地方是一樣的:全是白色,外面看去簡單得不得了;整個功能都是融合在一起的,ipod接上不同的口,就能實現不同的功能。建外soho是一個開放式的社區,就跟用PC、Internet等接線口和外面的世界連通一樣。”
回到文章開頭的問題上,謝強們的疑問,該如何來解答?SOHO的符號力量究竟是什么,以至于一個個貌似惡作劇的建筑產品總是被一搶而空?
真的只是因為“熱衷炒作”這張貼了有些年頭的批判大字報嗎?那些消費者真的都是被“忽悠”的羔羊嗎? “‘兩會’也強調自主創新了,最近我接連開了幾個會都是談創新。我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為原創的產品埋單。”潘說。
那么,如果要為SOHO的符號價值做一個注解,我們認為這注解就是解構與建構、顛覆和創造的精神。而這不光是在人家用六四開長方窗的時候你開始用落地窗、人家開始用玻璃和五顏六色裝飾墻面的時候你開始用生銹鋼板和清水混凝土那么簡單。固然,你也大有權利不予理會,但看過太多千篇一律的建筑和城市的我們,何不嘗試一下用更包容的目光瞧瞧那些斜24度朝向的高樓,或是需要把地板拉開、走下樓梯才能躺到床上的臥室呢?
符號陽光:以自己的方式對抗奢靡
如果說soho制造的是創新的產品,陽光100制造的就是成熟的產品。
潘石屹和易小迪兩人笑容燦爛的巨幅頭像,最近被張掛到了煙臺市中心最繁華的北馬路上,頭像旁邊一排同樣巨大的字:“兄弟聯手共同打造煙臺新地標”。這顯然是為兩人最近在煙臺的合作項目搖旗吶喊。
老潘照片上廣告早就不新鮮了,但對他的一貫低調的“兄弟”易小迪來說,此舉實屬不易。盡管兩人的友誼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80年代,很多方面的個性卻是有趣的對比。在煙臺項目的售樓處,當潘石屹站在臨時搭建的演講臺上,眾多當地客戶不停地拉住他要求合影留念時,易小迪只是坐在臺下一個偏僻的角落里,和他的一位下屬輕聲交談。
|
|
|
|
|
|
|
|
|
|
|
|
|
|
|
|
|
相 關 新 聞 |
|
相 關 專 題 |
|
|
|
新 聞 評 論 |
請注意: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2、天水在線擁有管理筆名和留言的一切權力。
3、您在天水在線留言板發表的言論,天水在線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互聯網電子公告服務管理規定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