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62/BeyondPic/2024-6/19/133632655943365663.png)
麥積區融媒體中心訊(記者劉秋鈺董潔)炎炎夏日里一個月徒步1015公里是種什么樣的體驗?來自天水市麥積區的31歲青年胡鵬以他堅定的信念和非凡的勇氣給出了答案。胡鵬自5月9日從天水市麥積區卦臺山開始,沿渭河出發,以徒步的方式,跨越千山萬水,只為千里“追尋伏羲的足跡”。一路上,他懷著對人文始祖伏羲的無比崇敬之情,為了心中的夢想,不斷挑戰自我極限,跋山涉水,歷時一個月,行走兩千里,最終到達河南省周口市淮陽區太昊陵。重走伏羲走過的路,胡鵬做到了!
“我叫胡鵬,來自甘肅天水,歷經了一個月‘追尋伏羲的足跡’,最終到達了河南淮陽。我曾無數次地問自己,這一路的艱辛有何意義?但是總有一個聲音告訴我,我們要牢記人文始祖伏羲,要牢記從甘肅天水走到河南淮陽的伏羲。為了讓更多的人能傳承和弘揚伏羲文化,我將不遺余力地走下去……”見到記者的第一面,胡鵬就“驕傲”地讀起了這段話。這也是他到達太昊陵后親筆寫下的一段話。
![](/Files262/BeyondPic/2024-6/19/133632655950768396.png)
懷著一顆激動而忐忑的心,胡鵬踏上了這條充滿挑戰的道路。他翻越了一座又一座險峻的山峰,穿越了一個又一個陌生的城市,腳上的水泡更是反復發作。然而,自從踏上這條“征途”,他就一路向前,從未退縮。胡鵬告訴記者,這次徒步不是一時興起,早在三年前就有所計劃。
胡鵬自幼受到父親的影響,對伏羲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工作后,隨著對伏羲文化的深入鉆研,他逐漸萌生了追尋伏羲足跡、傳承伏羲文化的想法。在2024(甲辰)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即將舉行的前一個月,胡鵬毅然決然地踏上了這條“文化追尋之路”。
![](/Files262/BeyondPic/2024-6/19/133632655944606488.png)
“一路上我拜謁了尹喜故里麥積區伯陽鎮的柏林觀,經過了元龍鎮天柱山,還有五丈原、諸葛亮廟、西岳廟、樓觀臺,參觀了扶眉戰役紀念館,路過了潼關、函谷關,參觀了三門峽大壩,拜謁了黃帝陵,參觀了洛陽的大運河博物館,也路過了少林寺,歷經了一個月到達了淮陽的太昊陵。在太昊陵上,我就添了一把我在卦臺山上帶過去的新土。”說起一路上的所見所聞,胡鵬滔滔不絕。
在別人眼里,近乎于固執的胡鵬因為這次徒步辭掉了原本穩定的工作,簡直是不可理喻!但是,讓他欣喜的是,在他有這個想法之初,父親就大力支持他,并決定陪兒子一起重走這條路!
![](/Files262/BeyondPic/2024-6/19/133632655948805162.png)
“伏羲文化對現代社會的啟示是多方面的,它提醒我們面對挑戰和機遇時,要保持創新的精神、開放的態度、和諧的理念,共同推動人類文明的進步和發展。”說話間,胡鵬的父親給記者展示手機里父子二人拍的留念照片和收到的陌生人的鼓勵、幫助,滿臉洋溢著喜悅。
“沿著伏羲的足跡,我們不僅可以領略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還能感受到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和創新發展的蓬勃力量,就讓我們一起傳承和弘揚好伏羲文化!”胡鵬如是說。
(來源:麥積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