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62/BeyondPic/2024-6/18/133631746736571426.png)
麥積區融媒體中心訊(記者杜佳魏碧雲)一場夏雨,麥積區的山川里彌漫著清新的空氣,木耳的葉片在雨水的滋潤下顯得更加飽滿,個個身姿挺拔。正值木耳生產的關鍵時期,麥積科技特派團團長王曉巍聯合麥積區科技局,邀請國內知名專家來到麥積區黨川鎮、利橋鎮木耳基地,就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麥積黑木耳提質增效關鍵技術集成與示范”課題的相關重點環節進行現場技術指導。
此次課題研究邀請了河北省食用菌產業體系首席李明教授、河北農業大學李守勉教授、黑龍江省農科院牡丹江分院王延峰研究員以及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王波研究員等多位專家,重點就黑木耳大棚吊袋適宜時期、菌袋生長發育、出耳管理、大棚環境控制、菌袋養菌培養等關鍵環節進行了現場技術指導。
![](/Files262/BeyondPic/2024-6/18/133631746730915440.png)
科技特派團來到黨川鎮、利橋鎮木耳基地,現場了解木耳基地的菌棒制作、生長形勢、大棚管理等情況,并對木耳采收關鍵時期需要注意的事項進行了實地指導。“咱們黨川鎮、利橋鎮黑木耳具有多建投的優勢,目前黑木耳的品質質量和生產產量都比較好,跟國內牡丹江知名生產基地的情況基本一致。”麥積科技特派團團長王曉巍欣慰地說道。
![](/Files262/BeyondPic/2024-6/18/133631746750485720.png)
天水紅崖河菌業種植有限公司的丁義倉在現場得到了專家的有效建議后,對這一期的木耳收成充滿了信心。“今年木耳長勢較好,預計每個菌棒能產出一兩半左右的木耳。利橋鎮這邊有350個大棚,還有地擺,我們計劃擴大地擺規模,結合專家建議,在吊袋大棚木耳采摘完成后,再做一部分滑子菇和凍蘑,以充分利用8月份到11月份期間的大棚資源。滑子菇今年市場價在25到30元之間,木耳可以達到35到38元左右的批發價,這樣下來不僅能提高大棚的利用率,還能獲得雙重的經濟效益。”
![](/Files262/BeyondPic/2024-6/18/133631746740437051.png)
經過現場勘察,專家組表示,麥積區黨川、利橋流域夏季氣候溫涼,發展黑木耳種植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適宜黑木耳大棚吊袋生產及露地擺棒生產。專家組建議,制棒企業應積極開展適宜品種篩選,確定優良品種,嚴格把控菌袋生產與菌種培養,生產合格菌棒。要總結提出區域大棚吊袋栽培、露地擺棒栽培技術模式,彰顯區域優勢,推進黑木耳產業高質量發展。
![](/Files262/BeyondPic/2024-6/18/133631746746560831.png)
現場指導結束后,還舉辦了農業實用技術培訓會。農技專家為技術員們進行了理論授課,開展了羊肚菌高產栽培、毛木耳規范化栽培、黑木耳標準化栽培、滑子菇規范化栽培技術培訓,并就甘肅省食用菌發展現狀及舉措進行了講解,通過一問一答的方式解答了技術員的疑惑,進一步增強了他們種植黑木耳的信心。
![](/Files262/BeyondPic/2024-6/18/133631746752594656.png)
(來源:麥積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