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62/BeyondPic/2024-6/14/133628240277691601.png)
麥積區融媒體中心訊(記者 劉秋鈺 董潔 實習記者 杜凡凡) “海綿城市”是城市雨洪管理的新概念,旨在使城市像海綿一樣,靈活應對環境變化與雨水災害。近年來,麥積區全面融入“海綿化”改造,推進“海綿城市”建設,與綠色新技術、社會、環境、人文等多元素結合,促進綠色建筑與智慧城市的發展。
![微信圖片_20240613221451](/Files262/BeyondPic/2024-6/14/133628240278928095.png)
走進馬跑泉公園,人們或許不會立刻發現它與傳統公園的明顯區別。然而,這里的每一處細節都暗含著海綿設計的智慧。麥積區因地制宜,在公園內設置了下沉式綠地、雨水滯流溝、生態駁岸、透水園路、生態停車位等海綿設施。這些設施在降雨天氣下能夠最大限度地吸收和儲存雨水,實現雨水的循環利用,為公園打造了一個良性的水循環系統。
![微信圖片_20240613221331](/Files262/BeyondPic/2024-6/14/133628240287816959.png)
作為市民休閑娛樂的重要場所,馬跑泉公園自2023年實施海綿城市建設以來,經歷了全面的提升改造。公園在維持現有地形地貌的基礎上,充分利用主體湖水的彈性空間,實現了雨水多時“吸”水、缺水時“吐”水的功能,確保了片區的排澇安全。同時,這一改造也促進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為市民提供了一個更加綠色、生態的休閑空間。
“馬跑泉公園海綿化改造項目的實施,形成了麥積新城分區多層次的雨洪排放系統,提升了分區的內澇防治標準到30年一遇水平,構建了完善的非常規水資源耦合利用體系。實現了每年雨水回用量5.7萬方,再生水每年利用量70萬方,有效提高了雨水和再生水利用率,有效節約新鮮水資源。”麥積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副局長曹巨宏說道。
![微信圖片_20240613221356](/Files262/BeyondPic/2024-6/14/133628240281779952.png)
海綿設施與城市園林工程的融合,不僅提升了公園的景觀效果,也為市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益處。市民張志銘說:“公園的環境越來越好了,道路也非常平坦,下雨的時候地面上也沒有積水,我們的日常生活幸福感提升了很多。”
![微信圖片_20240613221413](/Files262/BeyondPic/2024-6/14/133628240276059489.png)
接下來,麥積區將繼續深化海綿城市建設,提升公園海綿體的功能,優化雨水排水、蓄水能力,加強做好尾水處理與雨水回收利用,讓市民在享受“海綿”景觀之美的同時,感受海綿城市帶來的生態效益。【編輯 姚苗】
![微信圖片_20240613221428](/Files262/BeyondPic/2024-6/14/133628240280240082.png)
![微信圖片_20240613221439](/Files262/BeyondPic/2024-6/14/133628240285677528.png)
![微信圖片_20240613221310](/Files262/BeyondPic/2024-6/14/133628240283196936.png)
(新聞來源:麥積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