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62/BeyondPic/2023-10/6/133410600066738532.png)
麥積區融媒體中心訊(記者 張丹 白梨) 走進麥積區東岔鎮盤龍村,一座座農家小院干凈整潔,一條條水泥村道寬闊平坦,巷陌鄉間花樹掩映,房前屋后小菜園生機勃勃,村民們在新建的小游園休憩聊天……一幅美麗多姿的和美鄉村畫卷盡收眼底。
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這是村民對和美鄉村建設的熱切期盼。近年來,盤龍村堅持以建設群眾最幸福的居所為目標,實施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并取得了顯著成績。近兩年先后被評為省級文明村和全國先進群眾自治性組織。
![2774317ab815943077ee13197c9b6ed](/Files262/BeyondPic/2023-10/6/133410600044279109.png)
走進盤龍村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一股濃厚的文化氣息迎面而來:大白墻搖身一變成了農民喜聞樂見的政策明白墻、科普宣傳墻、移風易俗墻,從鄉村文明到鄉村治理、鄉村振興,盤龍村村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45c93113c2151df161371b2c881c55d](/Files262/BeyondPic/2023-10/6/133410600033727751.png)
![3a741a6a6cf28f0990d7ffcd91b0342](/Files262/BeyondPic/2023-10/6/133410600072209139.png)
![cee91babe8211d7c97c79490a494062](/Files262/BeyondPic/2023-10/6/133410600049942783.png)
鄉村要振興,村里孩子的教育還得緊跟上。為了提高村里孩子們的學習效率,讓孩子們能夠健康快樂成長,這幾年,盤龍村駐村幫扶工作隊隊員馬小勇做起了村里孩子的“作業輔導員”。“ 我爸爸媽媽因為工作常年不在家,爺爺奶奶不能給我輔導作業,村里的馬叔叔知道我這個情況之后,就來我家給我輔導作業。后來馬叔叔就給村里很多的孩子都輔導作業,現在我們成績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東岔鎮交川小學五年級學生劉瑞霞高興地告訴記者。
![f79c32b6856f7018aefa1318a1954d1](/Files262/BeyondPic/2023-10/6/133410600062833804.png)
![2b5a702fce8fac56c6df6737a4cbe55](/Files262/BeyondPic/2023-10/6/133410600056289731.png)
![f1c86e9ab1df0403374370f2f0263ea](/Files262/BeyondPic/2023-10/6/133410600069475064.png)
![3b4ae36bf769508fb436d9b5256d552](/Files262/BeyondPic/2023-10/6/133410600058826548.png)
在盤龍村,除了馬小勇這個孩子們嘴里的“熱點”人物,還有一個村民嘴里的“熱門”超市,那就是盤龍村的積分超市。“雙節”期間,盤龍村的積分超市里比往日又多了許多喜悅又有活力的臉龐,他們三五一群結伴排隊領取生活用品,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分享著積分制帶來的欣喜和實惠。“參加村里的除草、清掃道路等活動,不但讓我們村里越來越干凈整潔了,而且得到的積分可以來這個積分超市換些生活用品,感覺挺好的。下來我還要帶動更多的村民一起參與到鄉村建設中,大家一起干。”盤龍村村民陳君琴說。
![5e5337ecd64a044cec6cb57f70809bc](/Files262/BeyondPic/2023-10/6/133410600053361726.png)
積分制讓村子在基層治理上有“鏡子”可照,有“尺子”可量,有“標桿”可比,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操作性。盤龍村駐村幫扶工作隊隊員馬小勇說:“以前是干部干、群眾看,上面‘熱’、下面‘冷’;現在是主動干、搶著干,大家都在比學趕超,齊心協力把村莊建設得更美。”移風易俗有人管、村規民約有落實、鄉風文明有變化,這就是盤龍村踐行文明行為的真實寫照。
![91a085f3f2eab09fb95e9bcd2c0cc76](/Files262/BeyondPic/2023-10/6/133410600041055403.png)
如今的盤龍村,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村民生活質量明顯提升,良好家風、文明鄉風、淳樸民風已然浸潤鄉土、滋養鄉情。“我們盤龍村歷來注重培育文明鄉風,以此提升鄉村治理水平。近年來,我們陸續開展了積分制、最美庭院、最美家庭評選等活動,以此來調動村民參與村級事務及志愿服務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揮每個村民鄉村治理主體作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不斷提升村民的精神風貌。同時,我們大力推行‘紅白理事會’制度,深入推進移風易俗,樹立文明節儉、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推進和美鄉村建設取得新成效。”盤龍村駐村幫扶工作隊隊員馬小勇說。
![c4aad111382d45c753d38f1d9a3d252](/Files262/BeyondPic/2023-10/6/133410600036857134.png)
鄉村之美,美在田園,美在淳樸。行走在盤龍村,入目是基礎設施建設、人居環境整治、公共服務設施不斷升級,山清水秀,秀美活力的鄉村新貌愈加清晰。【編輯 劉美莉】
(新聞來源:麥積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