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62/BeyondPic/2023-9/19/133395975514594717.png)
麥積區融媒體中心訊(記者 任澤瑄 王惠萍)金秋九月,正值豐收季節,記者走進麥積區利橋鎮秦嶺村木耳種植基地,整齊排列的黑木耳菌棒已經進入采摘尾聲,晾曬間內一層一層的黑木耳沐浴著陽光,為裝袋出售做最后的準備……
木耳種植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從打孔到采摘再到包裝都需要大量勞動力。每到收獲時節,秦嶺村里的木耳大棚內總是格外熱鬧。菌棒上的木耳長勢喜人,農戶們來回穿梭在菌棒之間,忙著采摘、搬運、晾曬,庫房內的木耳堆成一座座小山,大家的臉上都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919.12](/Files262/BeyondPic/2023-9/19/133395975511226150.png)
“今年,我村黑木耳采摘已經結束,總產量約10萬余斤,產值將達到400余萬元。”利橋鎮秦嶺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師方平介紹,“秦嶺村黨支部堅持以黨建引領產業發展,壯大集體經濟,促農增收為理念,發展黑木耳特色產業,為本村鄉村振興、防返貧動態監測、改善人居環境及生產生活條件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919.19](/Files262/BeyondPic/2023-9/19/133395975496920995.png)
近年來,利橋鎮立足資源稟賦優勢,搶抓東西協作幫扶政策機遇,把發展食用菌產業作為調整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抓手,采取“政府搭臺做示范、多方參與擴規模、先進技術保產量”等有效措施,大力發展木耳種植產業。自發展木耳產業以來,每年可吸納400余人同時就業。如今,木耳種植不僅增加了利橋鎮集體經濟收入,同時有效帶動了當地村民在家門口就業增收。
![919.11](/Files262/BeyondPic/2023-9/19/133395975505738109.png)
“利橋鎮以黨建引領產業發展,以群眾增收壯大村集體經濟為目標,采取‘黨支部+聯合社+公司+合作社+村集體+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大力發展農業特色產業,木耳產業的發展成效顯著。目前,全鎮村集體經濟總量達到190余萬元,8個村集體經濟收入均達到了20萬元以上。”利橋鎮干部王亮亮說。
![919.14](/Files262/BeyondPic/2023-9/19/133395975523081810.png)
據了解,截至目前,利橋鎮共建成木耳大棚301座,其中地擺大棚110座,吊袋大棚191座,可擺放菌棒516萬棒,木耳總產量約80萬斤,產值達到3200萬元。與此同時,利橋鎮充分發揮各類資金的引導和放大效應,集“散錢”為“整錢”,開展農業產業化資金“整改投”工作,培育壯大黑木耳特色產業和集體經濟,輻射帶動東岔、黨川、三岔等周邊鎮的木耳產業發展,逐漸形成了麥積區東部木耳種植示范片帶。小小的黑木耳,拓寬了麥積區群眾的增收渠道,鋪就了更多群眾的致富路。【編輯 劉美莉】
![919.17](/Files262/BeyondPic/2023-9/19/133395975500618659.png)
![919.15](/Files262/BeyondPic/2023-9/19/133395975518599718.png)
![919.16](/Files262/BeyondPic/2023-9/19/133395975493988171.png)
(新聞來源:麥積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