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62/BeyondPic/2023-8/23/133372559805882062.png)
麥積區融媒體中心訊(記者 張丹 白梨 楊欣 實習記者 張煜馨)近年來,麥積區依托東部林區、林緣區豐富的森林和經濟林自然資源,大力發展養蜂特色產業,同時優化蜂蜜產業鏈,積極創建蜂產品知名品牌,將蜂產業打造成具有麥積地域特色的富民產業,助力實現鄉村振興。
![](/Files262/BeyondPic/2023-8/23/133372559808837305.png)
麥積區東岔鎮地處小隴山林區東北部,南倚秦嶺山脈,境內森林資源豐富。依托秦嶺山脈生態資源優勢,東岔鎮積極發展蜜蜂養殖特色產業,建立蜂蜜加工廠。在東岔鎮大溝里村蜂蜜加工廠,干凈整潔的操作車間里工人們正忙碌地對蜂蜜產品進行密封、粘貼商標。不一會兒,一罐罐包裝精美的東岔鎮品牌蜂蜜被裝進禮盒,完成出廠。
工作人員張進全告訴記者,他以前都是用土方法養殖蜜蜂,收割蜂蜜后就自己拿到市場上去賣,不僅辛苦也賺不到什么錢,“自從村委會將蜂蜜產業化后,在蜜蜂養殖基地跟著帶頭人學習養蜂技術,現在我也成了‘養蜂能手’。同時,我還能在家門口的蜂蜜加工廠工作,有額外的收入,我感到特別好”。
![](/Files262/BeyondPic/2023-8/23/133372559817698301.png)
據了解,在天水市委組織部的大力幫扶下,東岔鎮大溝里村蜂蜜加工廠于去年9月建成并投入運營。加工廠占地面積近750平方米,投資約200萬元,采用“村集體+農戶”的運營模式,集生產、包裝、儲存、檢驗、銷售于一體,目前已經形成了蜂蜜產品產銷一條鏈。
![](/Files262/BeyondPic/2023-8/23/133372559823927828.png)
如果說獨特的生態資源優勢是“面子”,那么東岔鎮的村企則是當地發展產業的一個“里子”。目前,東岔鎮大溝里村蜂蜜加工廠不僅建有自己的蜜蜂養殖基地,還回收村里蜂農自產的蜂蜜,預計日產量約300斤,很好地解決了農產品的產銷難題,也堅定了村民致富的信心。
![](/Files262/BeyondPic/2023-8/23/133372559828732490.png)
“我養了六十多窩蜜蜂,一年能取一千多斤蜂蜜。自從村上建了蜂蜜加工廠,我也不用再跑去外面賣蜂蜜,直接交到加工廠,價格也合理。”在大溝里村養蜂大戶楊有存家的院子里,房前屋后擺放著幾十個蜂箱,成群結隊的蜜蜂圍著蜂箱進進出出,十分熱鬧。
![](/Files262/BeyondPic/2023-8/23/133372559815010255.png)
“去年,我們蜂蜜加工廠與北京必達農業進行合作,申請了‘灰度生活’以及獨立的logo包裝。今年,我們與蘭州佛慈藥業也達成了戰略合作協議,每年可為佛慈供應兩萬余斤蜂蜜。今年以來,我們已經售賣蜂蜜三萬余斤,預計可帶來60萬元的集體收益。”東岔鎮大溝里村第一書記、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張立說。
![](/Files262/BeyondPic/2023-8/23/133372559820303682.png)
近年來,麥積區深入實施畜牧產業擴量增效工程,推動畜牧產業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現代化發展,充分發揮全區適宜區蜜源植物資源優勢,建設中蜂標準化養殖基地,發展群眾增收致富“甜蜜產業”。截至2022年底,麥積區蜜蜂養殖量達47878箱,養蜂農戶1740戶,養殖企業(合作社)達38家,養蜂產業遍及全區17個鎮及道北街道;建成西聯、秦嶺、老蜂巢、維爾康、建邦蜂業、東岔桃花溝等6家蜂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年設計加工能力約1.3萬噸,實際年加工約5000噸。目前,全區年產蜂蜜約650噸,年產值約2600萬元,戶均年收入一萬余元。【編輯 劉妞】
(新聞來源:麥積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