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62/BeyondPic/2023-7/5/133330179288739458.png)
麥積區融媒體中心訊(通訊員 霍玉霞)連日來,麥積區職業中等專業學校“鄉土人才”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和各類“實訓基地”相繼掛牌成立,開啟了“勞模工匠”育人的新模式。
![DAD_3338](/Files262/BeyondPic/2023-7/5/133330179282194520.png)
![DAD_3247](/Files262/BeyondPic/2023-7/5/133330179284804542.png)
今年6月,該校創建了首個由全國、省、市、區級勞動模范組成的“鄉土人才”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特別聘請李建魁、廖永強、劉存福、李雅佳等為專業指導教師,讓學生近距離接觸勞模、學習勞模精神,走出了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創新育人、健康發展的新路子,為加快推進該校作物生產技術專業服務地方經濟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撐。
![DAD_3297](/Files262/BeyondPic/2023-7/5/133330179277136353.png)
![DAD_3351](/Files262/BeyondPic/2023-7/5/133330179274022119.png)
目前,麥積區職業中專在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的影響下,進一步拓展思路,在麥積區農業產業扶貧開發有限公司馬跑泉鎮扶貧產業園、甘泉鎮大堡子葡萄示范園、玉蘭村羲豐緣葡萄示范園、華實公司大櫻桃種植基地、南山15萬畝花牛蘋果示范基地新民果樹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東岔小紅珠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地,先后建立了花草栽培、葡萄種植、大櫻桃栽培、花牛蘋果栽培、中藥材種植等實訓基地。主要圍繞將農業新品種引進、新技術示范推廣、農業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果樹優質高效栽培等方面的知識經驗作為作物生產技術專業的學習內容,通過分層次、分步驟組織鄉土人才對學生采取定向培養、訂單培訓、師徒結對幫帶等方式,讓“土專家”“田秀才”等廣大鄉土人才的能量充分釋放、活力競相涌流,技能手藝煥發出勃勃生機,為推動全區鄉村人才振興注入“源頭活水”。【編輯 劉妞】
(新聞來源:麥積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