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十年砥礪前行,十年日新月異。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麥積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貫徹落實“三新一高”總體要求,團結帶領全區廣大干部群眾踔厲奮發、聚力攻堅、勇毅前行,開創了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新局面,譜寫了濃墨重彩的嶄新篇章。
麥積融媒推出“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我們這十年”專欄,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十年來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輝煌成就,激勵廣大干部群眾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和責無旁貸的使命感,奮力譜寫麥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篇章,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Files261/BeyondPic/2022-9/5/133067331449836112.png)
麥積區融媒體中心訊(記者 宋倩倩 張丹)金秋時節,瓜果成熟的味道便隨著秋風慢慢散開。在麥積區石佛鎮正上演著果農大豐收的喜悅場面,公路兩旁的葡萄園,一排排葡萄藤架排列整齊,一串串如紫瑪瑙的巨峰葡萄散發著清香,葡萄果粒飽滿、色澤誘人,令人垂涎欲滴。
![](/Files261/BeyondPic/2022-9/5/133067331465713345.png)
![](/Files261/BeyondPic/2022-9/5/133067331434424096.png)
![](/Files261/BeyondPic/2022-9/5/133067331457723757.png)
近日,記者來到麥積區石佛鎮董家河村,沿著公路走進連片的葡萄園,只見果農們手拿剪子、框子正忙著采摘。而正忙碌在葡萄架下的董旭欣喜地告訴記者,隨著近幾年村內交通越來越便利,葡萄在村內便悉數都被收購了。“我們家里種了3畝多葡萄,以前都是我爸和我媽一擔一擔的往城里擔著賣葡萄哩。現在,有外地客商,像四川、蘭州、還有福建的,好多外地客商來收購葡萄,現在非常方便。”董旭的言語中是難掩的喜悅。
村內的葡萄收購站,更是熱鬧異常。果農們用小推車、農用車等交通工具將一車車摘好的葡萄拉到收購現場,貼標、搬運、過秤……忙得不亦樂乎。
![](/Files261/BeyondPic/2022-9/5/133067331454453309.png)
![](/Files261/BeyondPic/2022-9/5/133067331444774772.png)
![](/Files261/BeyondPic/2022-9/5/133067331442029203.png)
據了解,董家河村種植葡萄歷史已達30年之久。前些年,葡萄主要是靠村民在附近鎮村零售,或去天水市果蔬批發市場自己交售。近幾年通過扶貧攻堅政策的幫扶,在村上建立農民專業合作社,廣泛聯系全國各地客商,銷量持續穩定增長。
![](/Files261/BeyondPic/2022-9/5/133067331469004264.png)
“我們石佛鎮董家河村主導產業是葡萄種植。目前全村種植有1200畝左右巨峰葡萄,通過近幾年扶貧攻堅的幫扶,投入幫扶資金50萬元,在村上建成了一座氣調庫,幫助果農保鮮保存果品,有力助推了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董家河村駐村第一書記、幫扶工作隊隊長熊博說道。
![](/Files261/BeyondPic/2022-9/5/133067331438826071.png)
![](/Files261/BeyondPic/2022-9/5/133067331462238846.png)
現在,董家河村葡萄產業發展良好,客源穩定,而葡萄作為董家河村的主要經濟作物,2021年畝均收入達5000—8000元,2022年較2021年收購價格上漲30%左右。同時,為進一步提升村內葡萄產業的精細化管理水平,村兩委積極對接培訓機構,通過組織開展實用技術培訓,不斷提升果農作務水平。接下來,董家河村將堅持把葡萄產業做得更大、更強,繪就“產業強、鄉村美、農民富”的美好畫卷。【編輯 曹寧】
(新聞來源:麥積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