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61/BeyondPic/2022-1/25/201822fdokwe00w9wkz0fw.jpg)
麥積區融媒體中心訊(記者 潘雪雪 莫哲濤)二十三,糖瓜粘。提到祭灶之俗,令人印象最深的莫過于吃灶糖。灶糖一般是用磨碎的小麥芽和蒸熟的小米一起發酵轉化成的飴糖。
![](/Files261/BeyondPic/2022-1/25/201810i2q5ddlgwnuisldc.jpg)
![](/Files261/BeyondPic/2022-1/25/201815wmh637ojd73k3p6m.jpg)
![](/Files261/BeyondPic/2022-1/25/201826xrtnbbxnb9fzf1sq.jpg)
小年的前一天,記者來到麥積區商埠路步行街,隨處可見售賣的灶糖、龍須糖和灶餅,置辦年貨的市民為了小年夜的到來都紛紛購買幾包用來祭灶。
灶糖手藝人劉鴻斌向記者說道:“到今年,我做灶糖已經七、八年了。每年到臘月二十二就出來賣,一年能做二百多斤,臘月二十三過了就賣得少了。今年賣得還可以。”
![](/Files261/BeyondPic/2022-1/25/201831hn7zlzt626jnnj64.jpg)
在步行街上,記者還看到了年味十足的糖畫,有栩栩如生的蝴蝶,威風凜凜的老虎,還有寄托美好祝愿的“福”字,每一個糖畫都是一幅甜甜的作品。
糖藝手藝人李厚慶說:“我做這個有六、七年了。糖畫是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圖案主要以十二生肖為主。隨著發展,圖案也越來越多,深受老人和小孩的喜愛。”【編輯:劉妞】
(天水在線編輯: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