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恩:人防“戰”士在“疫”線
——記麥積區人防工程建設服務中心職工王文恩
2021年10月末,時令已過霜降,氣候漸漸轉涼,而在甘肅東部地區的天水市麥積區,一場新冠疫情突襲而來,面對突然降臨的疫情,有這么一群人,他們或披白衣“戰袍”、或穿志愿“紅甲”,每天戰斗在各個小區、隔離區一線,村鎮路口、公路卡點,與疫情英勇戰斗,成為抗擊疫情的最美逆行者。麥積區人防工程建設服務中心的職工王文恩同志就是他們中的一員。
“我是黨員,我先上!”
11月6日下午3時許,王文恩在家中突然接到區委組織部通知,要求他馬上去成紀新家園隔離點報道,參與該隔離點人員的接轉和安置工作。“我是共產黨員,如果組織需要我,我先上!”王文恩毫不猶豫地接下了任務。迅速集結,他和來自全區各部門的70多名同志正式成為成紀新家園疫情防控隔離點接轉工作組成員。
該隔離點是臨時設立的,硬件條件非常“簡陋”,一張桌子、一張床,一個電熱毯,工作人員都是從全區各部門各行業臨時抽調來的,每天都會遇到新問題、新困難,讓大家手忙腳亂。為了使王文恩盡快適應并融入工作,區住建局、人防中心單位領導和同事每天都在電話里詢問,需要不需要什么,缺不缺什么,如果有什么需求和困難,就給單位說,局黨組和人防中心都是你堅強的后盾,單位一定全力支持。
接下來的幾天工作中,大家都是連軸轉,身體很疲憊,內心很恐懼。王文恩不斷克服困難,慢慢放下剛來時的一絲不安,多年的工作和社會經歷,歷練出他的敏銳思維、嚴謹踏實的工作作風,他能快速擊破問題和難點,很快適應了這場特殊的“戰斗”。按照工作組分工,他具體負責隔離人員和工作人員330多人的訂餐、分餐、送餐及防疫物資聯絡接收發放等工作,并負責協調組織送餐人員及志愿者等工作人員核酸檢測,在核酸檢測現場擔當秩序員,共完成了供餐組人員和志愿者10輪核酸檢測。為守住公共安全的最后的一道防線,他還主動清理餐余垃圾,清掃廁所垃圾,消殺公共區域。他任勞任怨,努力克服疫情期間電梯不通、每天往返15層高樓多次、天氣寒冷等諸多困難,全然忘卻了自己是一位51歲的“老同志”。11月13日,他主動聯系本地愛心企業天水欣盛商貿有限公司,為成紀新家園隔離點捐贈50箱“涼白開”飲用水,他用實際行動贏得了同志們對他工作的肯定,同時也用實際行動為人防中心贏得了社會稱贊。
“辛苦不算啥,平安千萬家!”
11月15日,王文恩打電話,讓同事幫忙從家里給他送來一些換洗衣服,他的衣服都穿了10天了顧不上回家換洗,同事送去衣物后,對他說了多次辛苦,他說:“辛苦不算啥,平安千萬家!這是我們工作組成員的共同心聲,是我們的共同愿望;只要能讓疫情早點過去,大家都早些恢復正常生活,這些都不算啥!必定我們付出的是個人行為,而換取的是千家萬戶的平平安安。”樸實的話語,展現了他的責任和擔當。
他說,白天忙碌,顧不上想家里的事,晚上閑暇下來,他會想到自己的家人,感覺很愧對他們。他老父親今年已是八十高齡,一個月前剛剛做了手術,目前正在恢復階段,老父親一直由他精心照料,現在疫情當前,他只能舍小家顧大家,置身在外抗擊疫情,家中雖有妻子照料,但是還是感覺愧意難當,每天只能打打電話。通話時,老父親叮囑他,一定要好好工作,不要操心家里的事……。他給同事說,“我既然來了,我一定要服從組織安排,克服一切困難,堅決打好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為千家萬戶保障平安、為單位增光添彩,為社會多做貢獻。”
大事面前見擔當,危難時刻有黨員。王文恩同志是此次麥積區抗擊新冠疫情工作中的其中一員,全區上下有千千萬萬個像他一樣的人,寒風中,他們白衣執甲再戰“疫” 有條不紊地為居民做核酸檢測采樣;志愿者們身著紅馬甲日夜堅守小區、村頭路口、維持秩序,成為寒風中的“溫暖紅”;公安、消防、駐區部隊、環衛工人他們紛紛身著各自“戰袍”用自己的光,溫暖著千家萬戶。連日來的“零新增”記錄著全區各部門各行業全體工作人員抗疫過程中的點點滴滴,記錄著抗擊疫情的干部群眾善與美,記錄著麥積區65萬兒女抗擊疫情必勝的決心。像王文恩同志一樣的千萬麥積兒女,“戰”在“疫”線,用對黨忠誠、盡責擔當彰顯共產黨員初心使命的自覺,共同織就一件新的人民安全“防護遁甲”。(張景發)
(天水在線編輯: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