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執勤點的平凡身影
——記麥積區利橋鎮秦嶺村幫扶工作隊隊員王務學
![](/Files261/BeyondPic/2021-11/12/210054p8qsy3btbslk642t.jpg)
麥積區融媒體中心訊 新冠疫情形勢牽動著每一個人的心,同時也牽動著天水廣播電視臺派駐麥積區利橋鎮秦嶺村工作隊員王務學的心。他的妻子王維是天水市中醫醫院腦病科的一名護士,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他們選擇了共同戰斗在防控疫情前線。簡單的安頓好家里兩個孩子后,投入到秦嶺村疫情防控。從“駐村幫扶工作隊員”變身“疫情防控志愿者”,與鎮村干部一起并肩戰斗,和幫扶工作隊同心同力,充分發揮“戰疫隊”的作用。
為落實利橋鎮“零輸入、零傳播、零感染”防疫要求,配合鎮黨委、政府及村兩委做好疫情防控和當前重點工作。一是迅速動員,組織防控,并結合本鎮村實際,成立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制定工作方案和應急預案,動員鎮、村組干部投身抗疫一線。二是疫情防控,黨員先行。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號召全體黨員群眾投入疫情防控戰。三是加強宣傳、動員群眾。疫情防控為了人民,疫情防控離不開人民。結合“崗位大練兵、業務大比武”活動,通過懸掛條幅、大喇叭廣播、微信群信息宣講防疫政策,宣講黨在防疫工作中體現出的初心使命,引導群眾減少外出、不聚集。
![](/Files261/BeyondPic/2021-11/12/210047suz6qzpug8zauqe8.jpg)
他充分發揚不怕苦、不怕累的戰斗精神,與鎮、村干部一起參與G30利橋出口卡口疫情防控點值班,堅持24小時值班值守制度。對進入利橋鎮人員進行嚴格登記,查驗健康碼、行程碼及24小時核酸報告,對不符合通行要求的及時勸返。協助開展測溫、核酸檢測、村組管控、生活物資保障、公共區域消殺,配合鎮、村干部對群眾進行造冊登記,勸說外出預返鄉人員暫緩返鄉,啟用移動音響在村內宣傳防疫知識,及時傳達鎮黨委、政府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加強防疫政策宣傳,勸導群眾減少外出、不聚集,引導群眾樹立戰勝疫情的信心和決心,以實際行動與群眾一道共戰疫情、共克時艱,營造了全民支持參與疫情防控的良好氛圍,以實際行動奮勇向前、共戰疫情。
自10月20日以來,始終堅守駐村幫扶和疫情防控第一線,不分晝夜、周末開展工作,與時間賽跑、與病毒賽跑,努力搶占疫情防控先機。疫情形勢每天都在變化,入戶摸排人員信息,在具體管控中做到底數清、信息明,管控有重點。野外值班條件艱苦,餓了就和防控點的鄉親們一起吃泡面、饅頭,累了就睡在疫情防控點的帳篷里。夜晚疫情防控的值守點、搭建帳篷的人群里、在家隔離人員的家門口,總是少不了他的身影。結合疫情防控需要,動員群眾加強環境衛生整治,清理莊前屋后雜物垃圾,對全村進行全覆蓋消殺,創造安全、衛生環境。連日來,在抓好疫情防控同時,各項工作有序開展,實現了疫情防控與當前村民日常生活等各項重點工作“兩不誤”“雙勝利”。
![](/Files261/BeyondPic/2021-11/12/210102jtt3hpwxzh37s4xa.jpg)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王務學始終牢記初心使命,帶著對幫扶村的深情厚誼,鏖戰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詮釋著共產黨員的責任、擔當和為民情懷。
(天水在線編輯: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