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61/BeyondPic/2021-11/3/180636tvacz5qpqv0q8cqa.jpg)
麥積區融媒體中心訊(記者 王雯 姚苗 何彤彤)“您好,請出示一下健康碼”,“請大家保持一米間距”……在麥積區進行城區全員核酸檢測期間,這幾句話成了沖鋒在防控一線的90后志愿者何萌的口頭禪。
![](/Files261/BeyondPic/2021-11/3/180633utbatrb2aibw02th.jpg)
別看何萌今年只有28歲,但早在大學時期就已入了黨,現任甘肅省第一地質礦產勘查院團委書記。自今年十月起,突如其來的疫情不僅打破了正常的工作生活,而且造成基層社區人手嚴重短缺。消息一經傳來,看似柔弱卻堅定勇敢的何萌,主動請纓加入志愿者行列,在抗疫一線譜寫著青春贊歌。眾多和她一樣的志愿者的加入,猶如給防疫工作打了一針針強心劑。
![](/Files261/BeyondPic/2021-11/3/180632jidm2aiazumgzamm.jpg)
金江花園作為瑞苑社區人數較多的小區之一,常住居民三千余人,防控壓力較大,人手又緊張,常常是一個人當兩三個用。為了順利完成全員核酸檢測工作,何萌每天第一個抵達工作崗位,“我從22號到現在,基本都是凌晨1點之后才回家。作為一名黨員,為人民服務是我的職責所在,并且我的家里人也很支持我。作為黨員,覺悟一定要高,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多付出一點,多努力一點,希望我們能早日戰勝疫情。”何萌說道。
![](/Files261/BeyondPic/2021-11/3/180628rkk0m6h4and0w2ob.jpg)
由于這個小區老年人較多,因此幫助老人用手機完成核酸檢測登記,成為志愿者們的重要工作。此外,要維護好現場秩序,一副好嗓子尤為重要,嗓子喊啞了就用喇叭繼續喊。
“哪里需要我們,哪里就有我們的身影。我們要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為廣大群眾站崗值守,這正是我們志愿精神的體現。”何萌說,“作為志愿者,更應該義不容辭走到抗疫前線。當人人都自愿貢獻一份力,全區上下萬眾一心,沒有跨不過的坎。”
![](/Files261/BeyondPic/2021-11/3/180630xsm7swwc74ffhffw.jpg)
在麥積區,像何萌這樣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黨員還有很多。他們以快速、高效、穩定的工作成效,成為時刻守護在群眾身邊一抹抹鮮艷的“志愿紅”,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群涌動的紅色背影,恰如一束束光亮,驅散陰霾,帶來勝利。
(天水在線編輯: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