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59/BeyondPic/2020-9/2/210537ylwd588845k0002f.jpg)
麥積區融媒體中心訊(記者 姚苗 何彤彤 王雯 李欣)近年來,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壓力,新陽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緊盯葡萄銷售市場發展形勢,多措并舉,積極主動調整葡萄產業發展思路,提高葡萄品質,拓寬銷售渠道,從而保證新陽鎮葡萄產業發展走上一條健康可持續發展之路。
![](/Files259/BeyondPic/2020-9/2/210543eook33o9zou1h32k.jpg)
金秋九月,一串一串晶瑩剔透的葡萄掛滿枝頭仿佛在向人招手,葡萄架下,果農們正在緊張有序地修剪、裝筐,一派忙碌的景象。記者跟隨農戶何自義來到葡萄地,他家里種了16畝地的巨峰、玫瑰香,但由于近幾年葡萄成熟期的時候雨水較多,導致出現爛果、裂果現象,降低了產量以及葡萄品質,導致經濟效益受到一定影響。
“一畝地的成本我們這邊基本上是5000元,以前的話一畝地可以賣14000到16000,一畝地的純收益大多數是以5000到7000塊錢算稍微偏好一點的。最近幾年雨水多,所以這兩年的收益上比較差一點。”何自義有點傷感的說道。
![](/Files259/BeyondPic/2020-9/2/210538jzmd6m7zd82hm8df.jpg)
記者隨后來到占地200多畝的天水市麥積區俊豐園農民專業種植合作社,了解到這里種植的葡萄也出現了和何自義一樣的問題,為了徹底解決雨季裂果問題,合作社負責人雷俊軍也是想盡辦法,摸索新路子,引進了新品種進行試種。
天水市麥積區俊豐園農民專業種植合作社負責人雷俊軍告訴記者:“通過合作社研究改良試種新品種,目前引種的有中晚熟的摩爾多瓦,它不存在裂果,上色也好,糖度各方面都可以,下來就是陽光玫瑰,基本上種植不是特別難,我又引進了一畝甜蜜藍寶石正在試驗當中。”
![](/Files259/BeyondPic/2020-9/2/210540l0a06g0sqse063d0.jpg)
影響新陽鎮葡萄產業產業發展的除了裂果問題外就是冷鏈存儲的難題,為進一步拓寬和促進鮮食葡萄的銷售,新陽鎮爭取各類政策資金和多方籌措資金在王家莊建起了一座冷庫,共設有9間制冷倉庫,每天可以儲存制冷葡萄約350噸左右,凡是需要長途運輸的葡萄都在此進行交易,由客商買單制冷。冷庫的建立不僅為新陽的葡萄拓寬了市場,也方便了客商上門收購。
天水祥民果蔬有限公司負責人王貴貴介紹說:“農戶每天把葡萄拉到我們這個冷庫以后,給客商交完以后,客商統一從冷庫里面給葡萄進行一個集中降溫,降低路上的溫度,使葡萄長期比較好的儲存,減少它的損耗。現在每天我們這邊的客商大都是福建,廣州,浙江等地的客商收購,每天大約收購70-80噸左右,這些客商打完冷的葡萄出庫以后,全部采用的是15米的冷藏車運輸,也可以對葡萄增加保存作用。”
![](/Files259/BeyondPic/2020-9/2/210545p0sp7zpxd365fje6.jpg)
據悉,新陽鎮葡萄種植戶已經達到5000余戶,種植面積高達7000多畝,產業結構已經進入良性發展趨勢,隨著葡萄種植面積的不斷增加,如何更好的提升新陽葡萄品質,科學搞好田間管理,成了擺在眾多種植戶面前的難題。溫家集村村主任溫志德想大家之所想,組織成立了新五虎優選果品合作社聯合社,提供統一的技術服務和指導,大大提高了葡萄的質量和數量。
“我們成立了兩個聯合社,一個金業杏旺合作社,一個新五虎合作社,里面加入了多家市級聯合社,包括示范園,還有許多種植大戶,從基礎種植上,提質增效上包括團隊建設上都能給予農戶幫助。”新五虎優選果品合作社聯合社理事長溫志德說道。
![](/Files259/BeyondPic/2020-9/2/210542mrrhrwocgrg8oqrr.jpg)
據介紹,下一步,溫志德將帶著聯合社所有社員在原來的種植基礎上通過品種的引進改良、土壤的有機產量的提高、蓄水保肥增強上進行多方面的探索,從而提高葡萄果農的經濟效益。
(天水在線編輯: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