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今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在決戰決勝的最后階段,麥積人民正在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不懈努力。小康源自奮斗、小康點亮生活,為了聚焦百姓身邊變化,形象反映脫貧攻堅給人們生產生活帶來看得見、摸得著的好處實惠,生動展現人民群眾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麥積融媒開設《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專欄,深入挖掘先進典型和感人事跡,圍繞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講好小康故事,展現人民群眾共建美好家園、共享幸福生活的生動實踐。
![](/Files259/BeyondPic/2020-6/30/101439r1lw3m6qz3m281l3.jpg)
渭南鎮西湖灣村:特色產業鋪就致富路
麥積區融媒體中心訊(記者 何彤彤 姚苗 王雯 李欣)走進渭南鎮西湖灣村,新建的村綜合服務中心格外醒目,寬敞的文化廣場、明亮的太陽能路燈,硬化的村巷道,連成片的櫻桃樹、蘋果樹、花椒樹,還有在田間勞作的人們,一幅美好的畫面呈現眼前……村上的變化讓人對西湖灣印象更加深刻起來。西湖灣村,正在煥發新的活力在全力致富奔小康的路上大步前進。
![](/Files259/BeyondPic/2020-6/30/163611rfjfvn0zvj0l1lvj.jpg)
渭南鎮西湖灣村位于麥積區西部山區,共有三個自然村102戶539人,2015年全村人均收入4680元,耕地面積1135畝,退耕還林440畝。由于西湖灣村屬于典型的山區貧困村,交通不便,加之村民思想觀念滯后,想要發展產業的意識不強,種養殖業興趣不高,沒有形成規模化和產業化的種植和養殖產業。
精準扶貧工作開始后,村“兩委”班子和駐村工作隊對全村產業發展情況進行了摸底調查,明確了全村致貧的主要癥結所在,隨后開始謀劃產業發展。就在這時,種植果樹近二十年的楊天民自己找上了門。楊天民是秦州區人,一直從事果樹種植產業。他告訴記者“以前果樹種植面積小,看到近幾年全市果品產業發展情況特別好,決定在西湖灣村種果樹,擴大規模”。
![](/Files259/BeyondPic/2020-6/30/163614txbl5cgpj5gl5lpj.jpg)
送上門的機會既解決了西湖灣村的產業發展也解了楊天民的燃眉之急。就這樣,通過鎮政府的扶持和村“兩委”班子的幫助,楊天民在西湖灣村流轉土地200余畝,于2018年底掛牌成立了麥積區鳳棲源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合作社的成立不僅給村民起到了帶動作用,也為村上的閑散勞動力提供了務工的機會。
![](/Files259/BeyondPic/2020-6/30/163618quuvikcnl9unrwl4.jpg)
“現在用工高峰期用工達到60多人,其中有30多位是貧困戶,解決了我的用工難問題,也增加了貧困群眾的經濟收入”楊天民介紹。
“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樣子”,為了讓群眾脫貧致富,西湖灣村大力扶持富民產業發展。西湖灣烏雞生態養殖基地就是村里引進的另外一項養殖產業。基地養殖的烏雞主要以林下散養為主,由于營養價值高,很受市場歡迎。
![](/Files259/BeyondPic/2020-6/30/163621k0hnnknkweqm0khk.jpg)
目前西湖灣村已經建成花椒園542畝、蘋果園50畝、核桃園100畝、櫻桃園100畝,成立了肉牛和烏雞生態養殖兩個養殖基地,形成了果樹種植+勞務輸轉的主導產業。在產業發展帶動下,西湖灣村50戶貧困群眾實現增收,戶均增收約四千元。2019年底,西湖灣村已實現整村脫貧退出。
(天水在線編輯: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