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58/BeyondPic/2020-4/3/232227mlc8fiiz481v1t8v.jpg)
麥積區融媒體中心訊(記者 王雯 張晟斌 實習記者 王博雅)農時不等人,春耕正當時。隨著春耕生產的有序開展,麥積區各大新品種引進示范項目基地漸漸熱鬧起來,工人們對園內新引進的櫻桃和葡萄苗木正在進行挖坑栽植、覆膜保濕工作,在忙碌中播種新希望。
在甘泉鎮扶貧產業園,務工人員正在對新引進的陽光玫瑰、紅艷無核、甜蜜藍寶石等10余個葡萄新優品種進行栽種。在不久的將來這里會成為用小平棚架栽培方式建設的百畝葡萄園,預計可吸納四十余名貧困群眾就業。
![](/Files258/BeyondPic/2020-4/3/232230z0ke6u6fzc7foorc.jpg)
今年以來,麥積區圍繞多個引進示范種植項目,為建檔立卡貧困群眾提供就近就業崗位,貧困戶“打卡上班”,按日領薪。務工人員尤香花說:“現在自己有了一份穩定的工作,對未來的日子充滿了希望”。
在中灘鎮汪李村綿延的山地間,麥積設施櫻桃園示范項目正在逐步完善,園中一株株美早、黑珍珠、布魯克斯等引進的新品種櫻桃正在奮力生長。一年前,在東西部協作扶持資金的幫助下,這批櫻桃苗木千里迢迢來到中灘鎮扎根。雖然櫻桃園需要明年才能大規模采摘,但是目前已經有當地不少貧困群眾通過土地流轉或進入基地務工實現了增收。
![](/Files258/BeyondPic/2020-4/3/232231phnwewf6x8gxeb6z.jpg)
汪進義是中灘鎮汪李村的貧困戶,記者見到他的時候,他正忙著給新栽的櫻桃苗澆水。自打櫻桃示范園建設開始之后,他便將自家的土地流轉給項目方,夫妻二人都來到基地務工,這樣一來不僅有了土地流轉的租金,務工收入也有了保障,還額外學到了技術。
![](/Files258/BeyondPic/2020-4/3/232228zhpgpqa84afoopk2.jpg)
據了解,今年麥積區將在引進新品種的基礎上大力發展新技術,增加設施櫻桃、葡萄等果樹栽培面積,把發展設施農業作為鞏固脫貧成果的主要途徑,積極調整產業結構,逐步實現由傳統農業向設施農業的轉變,帶動群眾增收。
(天水在線編輯: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