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中蜂養殖 培育甜蜜事業
——麥積區中蜂養殖產業發展情況綜述
![](/Files258/BeyondPic/2019-9/20/094250n94w19hcp9yvm9zw.jpg)
麥積區融媒體中心訊(記者 李云強)麥積區位于甘肅省東南部,秦嶺西端北麓,橫跨長江、黃河兩大水系,全境總面積3480平方公里,境內森林覆蓋率達63.5%,蜜源植物近120多種,且花期較長,為發展養蜂產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近年來,麥積區委、區政府依托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將中蜂養殖作為深化供給側結構改革、保護生態環境、推進脫貧攻堅的結合點,確定為重點扶持發展的特色優勢產業之一,持續加大產業扶持力度,不斷提升產業扶貧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中蜂養殖已成為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甜蜜產業。目前,全區有蜂產品加工企業2家、發展養蜂專業合作社32個(其中市級標準化示范場4家)、成立蜂業協會2個,中蜂種蜂繁育場1處,累計發展中蜂養殖戶2385戶、養殖中蜂3萬余群,扶持帶動1545戶貧困戶參與養蜂的“甜蜜事業”,戶均增收10000元,有效助推了5800多名貧困人口增收。
![](/Files258/BeyondPic/2019-9/20/094249i8tnya2h02688a0l.jpg)
——明確發展思路、科學謀劃發展。麥積區委、區政府立足東路林區、林緣區資源稟賦和立地條件,通過充分調研論證和廣泛征求干部群眾意見,確定將麥積、黨川、利橋、東岔、三岔、元龍等6鎮作為全區扶持發展中蜂養殖產業的重點鄉鎮。緊緊圍繞養蜂產業分布區域貧困村、戶產業發展需求,積極結合“一戶一策”精準脫貧和鞏固提高計劃,研究制定了全區養蜂產業扶貧發展規劃。在扶貧產業到戶資金落實上,探索采取靈活多樣的投資方式,通過合作社帶動分紅及租賃等方式,保證產業到戶、經濟組織盈利、農戶增收。目前,已為麥積等13鎮1545戶貧困戶量身定制了中蜂養殖幫扶政策,提供了產業發展方案,為推進全區中蜂養殖產業更好、更快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Files258/BeyondPic/2019-9/20/094253qph2f04d92jqppq4.png)
——創新經營模式,強化利益聯結。創新“合作社+集體經濟+貧困戶”發展模式,持續加大產業扶持引導力度,在去年為蜂農發放1.07萬個蜂箱的基礎上,統籌整合資金789萬元,為村辦合作社采購養蜂8090群,惠及6鎮181621戶貧困戶,建成黨川鎮石咀村、元龍鎮碼頭村、利橋鎮楊河村、三岔鎮小坪村等9個實訓基地和產品營銷體驗店,打造了黨川鎮石咀、冷水河、東岔鎮桃花溝等3個中蜂產業園,進一步壯大了全區中蜂養殖產業發展規模。同時,充分發揮新型經營主體示范引領作用,采取“合作社+基地+農戶”發展模式,由村辦合作社建設實訓中心及養蜂基地,將貧困戶全部納入合作社成為社員,采取“自養”和“托養”兩種方式,扶持貧困戶發展中峰養殖。對有養殖能力的農戶,由合作社發放蜂箱、蜂群,并進行技術培訓和跟蹤服務;對沒有養殖能力的農戶,由合作社組織統一養殖,收入按照一定的比例分紅,打造產業示范基地,全力帶動農戶發展中蜂養殖。
![](/Files258/BeyondPic/2019-9/20/094254vikmz261m2kxt2d0.jpg)
——加大培訓力度,增加脫貧技能。“養蜂扶貧,技術先行”,從產業發展之初就將技術培訓作為整個產業的切入點,按照“農戶有需求、鎮村有組織、部門有培訓”的原則,整合資源資金和各方力量,協同相關鎮村,扎實開展了有針對性的培訓。聘請甘肅省養蜂技術推廣站專家,采用理論講座、基地實訓、座談交流、外出觀摩、結業考試等多樣化的理論實踐相結合的培訓方式,已舉辦養蜂技術培訓班21期,培訓建檔立卡貧困戶1100人。特別是養蜂基地的建成為廣大蜂農開展技術指導提供了便利,充分調動了學員發展產業、努力脫貧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全方位的養殖培訓有效提升了貧困戶脫貧致富技能。
![](/Files258/BeyondPic/2019-9/20/094251p8pr46llr3v8bll4.jpg)
——創新營銷方式,提升產業效益。堅持把宣傳營銷作為中蜂養殖產業發展的重要抓手,采取制作大型戶外宣傳牌,電視網絡、微信互動等多種宣傳形式,大力宣傳“麥積山花蜜”,為蜂農與市場牽線搭橋,組織開展了一系列宣傳推介活動。啟動了“西青·麥積一家親”旅游消費扶貧綠色通道項目,與貧困戶建立了結對認親幫扶關系,簽訂消費扶貧蜜蜂認養協議,現場開展蜂蜜等農特產品認購活動,定購貧困戶蜂蜜產品,解決了貧困戶蜂蜜產品銷售難題。申請注冊“天之蜜”等商標6個,通過了“麥積山花蜜”地理標志認證工作,2家蜂蜜加工企業取得食品質量安全生產許可證,發展電商銷售2家,5家合作社與區外2家大型公司簽訂供貨協議,帶動全區中蜂養殖再上新臺階。
(天水在線編輯:馬文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