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劉東亮 通訊員尤斌
12月8日下午,天水市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全媒體采訪團,來到位于甘泉鎮屈坪村的吉順蔬菜農民專業合作社草莓園,雪花灑落處,入目是連片的溫室大棚,大棚內春意盎然。主人張吉順告訴記者,現在草莓已經掛果,再有半個月就能上市了。
說起張吉順,是遠近聞名的種植能手,從2010年起,他就一頭扎進無公害蔬菜種植事業中,早在2011年他的合作社就被區委區政府評委先進合作社,基地是2017年天水市農產品安全質量追溯監測示范點,全區無公害生產示范基地,張吉順本人也是七屆區人大代表,區第八次黨代會代表。
“今年草莓種了有20多畝,主要是奶油草莓和巧克力草莓,全部采用無公害生產模式,口味質量有保證,結出的有機草莓酸甜適中、口感好、甜度高,從去年12月底上市,來采摘的游客就很多,特別是春節前來訂草莓禮盒的人更是絡繹不絕,一直到臘月二十九下午我還在包裝禮盒”。介紹中,吉順的言語中帶著掩飾不住的喜悅與自豪。
張吉順兩口子都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因為村里有種植蔬菜的傳統,在結婚以后他沒有像其他年輕人一樣外出打工,而是選擇了蔬菜種植,流轉了31畝土地成立了吉順蔬菜農民專業合作社,走上了一條自主創業的道路,那時的張吉順對未來滿懷激情。
喜悅與成功的背后總是掩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辛酸和付出。說起這些年的發展,張吉順頗多感慨,前些年一直都是種蔬菜,從知曉皮毛的新手到現在的種植能手,成長過程中的辛酸冷暖只有自己清楚,經常是晚上累的連飯都不想吃,孩子都沒人管,很多個深夜疲憊的時候他也想過放棄,但是不肯服輸的性格,讓他又挺了過來。
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多年的種植讓張吉順有了豐富的經驗和人脈,更練就了他敏銳的商業眼光。隨著鄉村旅游的發展,吉順捕捉到了更廣闊的商機,從去年開始借助鄉村旅游發展的契機嘗試轉型發展種植草莓,在嘗試成功后今年大面積種植,因為他的草莓品質高,除了游客采摘,其余都有批發商協議包購,免除了銷售的后顧之憂,收入可觀。今年草莓的產量與效益,也超出了張吉順自己的想象。
為了學習草莓種植技術,張吉順專門去陜西戶縣等地“拜師學藝”。為了降低成本,保證品質,掌握更多的主動,張吉順開始自己培育草莓苗,今年種植的草莓都是自己培育的苗,長勢好,產量高,讓其他同行都羨慕不已。
“下一步,準備將培育草莓苗作為另一個重點,在滿足自己種植的同時對外銷售,延長產業鏈,這樣發展前景更好一點。”談及未來的打算,張吉順的目光堅定而沉穩,歲月的磨礪更激發了他頑強的斗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