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8年新年賀詞中講的這句話,揭示了新時代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基本路徑。幸福不會從天而降,要創造美好生活、得到幸福,必須不懈奮斗。近年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麥積區人民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奮勇前進著,麥積大地上涌現出一大批發揚釘釘子精神,一錘接著一錘敲,為美好生活奮斗的鮮活事例。《幸福的奮斗者》專欄今日起走近這些可愛、可敬的奮斗者,講述他們堅守信念,為幸福而奮斗的故事,以激勵全區干部群眾奮勇向前,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決勝全面小康、建設幸福美麗新麥積而奮斗。
【幸福的奮斗者】系列之:花椒樹成了雷西珍的“搖錢樹”
![](/Files256/BeyondPic/2018-5/21/300065001.jpg)
初夏時節,正是萬物生長時,5月15日,筆者走進麥積區五龍鎮雷家窯村,隨處可見辛勤勞作的村民在田野里整枝、鋤草、追肥的勞動場景。
正在給花椒樹追施農家肥的村民雷西珍說:“去年的花椒收成好,我家盛果期的花椒有兩畝,都按市場價70至80元/斤出售,收入3萬多元……”提起種植花椒帶來的實惠,老雷一臉歡喜。
雷西珍家共有耕地6.8畝地,前幾年主要種植小麥、洋芋等一些經濟效益低的作物,全家雖是勤勞能干,但苦于摸索不到致富路子,又沒有資金來源,所以夫妻二人只能在家簡單務農來維持生活。
![](/Files256/BeyondPic/2018-5/21/300065002.jpg)
自“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行動全面開展以來,就像一股最暖的春風,吹進全鎮貧困戶的心里。雷西珍沒有想到,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行動會和自己扯上關系,經過鎮村干部多次摸底調查、民主評議,他家被確定為需要幫扶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在一系列的幫扶措施下,他家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幫扶活動開始后,幫扶干部常來雷西珍家里,與他們拉家常、交朋友,深入了解他家里具體情況。他家經濟來源單一,耕地少,種植結構單粗放,其中發展缺產業項目、缺資金、缺技術成為雷西珍家脫貧致富的主要制約因素。當時,全區相繼出臺了各種激勵優惠政策,鼓勵和引導農戶發展設施農業和花椒種植,之前雷西珍也想過,但一直苦于沒有技術和資金也就打消了念頭。幫扶干部在得知了這種情況后就鼓勵他大膽干,并幫助他貸了5萬元精準扶貧款,在鄰村包了50畝土地種植花椒。同時,幫扶干部經常請區上林業局和農業局的技術專家培訓、指導花椒種植技術,在種植和學習花椒過程中,雷西珍不怕苦、不怕累虛心學習,不斷總結經驗,提高了種植效益,僅去年一年,他家花椒種植就獲純利潤近2萬元。
![](/Files256/BeyondPic/2018-5/21/300065003.jpg)
“這兩畝不到的花椒,純收入卻能達到2萬元左右,這是以前想也不敢想的啊!”雷西珍高興地算著賬。有了收入的改觀,加上幫扶干部的鼓勵與幫助,他更加堅定了發展產業來脫貧致富的信心。雷西珍感慨的說:“正是精準扶貧行動的春風讓我們家踏上脫貧致富路,花椒樹真正成了脫貧致富的‘搖錢樹’,我還要繼續通過自己的辛勤努力,過上更加富裕幸福的新生活”。
(天水在線編輯:付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