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又是一年春耕備耕時,麥積區緊緊圍繞農村綜合改革,以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富民產業培育為抓手,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主線,狠抓農業重點項目、特色產業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設和強農惠農政策落實,搶抓農民科技培訓,加大農資儲備,強化市場監管,有力的促進了全區春耕備耕工作的順利進行。
今年麥積區計劃春播面積35.2萬畝(其中糧食作物23.5萬畝,油料作物0.3萬畝,蔬菜5.6萬畝,中藥材0.5萬畝,其它5.3萬畝)。共收儲調運玉米、馬鈴薯等春播作物良種4999.68噸,占需求量7440噸的67.2%;儲備各類化肥2.1萬噸,占春播需求量1.6萬噸的131.3%;儲備農藥160噸,占需求量280噸的57.14%;共檢修、調試各類農機具4746臺(件)(其中:拖拉機182臺,微耕機1522臺,深松整地機30臺,各類播種、鋪膜機具2956臺,其他農機具56臺);共調進地膜300噸(其中省上補助100噸,群眾自籌200噸);蔬菜育苗總量1300多萬株,其中集約化育苗已達到1000萬株。全區春耕備耕工作技術服務和物資保障已全部到位,以示范點建設為重點的覆膜工作已逐步啟動。
2015年秋播冬小麥和冬油菜面積為36.6萬畝。去冬今春降雨偏少,冬小麥和冬油菜均出現不同程度的旱情。全區冬小麥播種面積29萬畝,冬油菜播種面積7.6萬畝。面對旱情,該區農技人員按照“抗旱保墑,澆水保苗,田間除草,促根壯蘗”的技術路線,實行分類指導,科學運籌肥水,因時、因地、因苗、因墑狠抓田間管理措施,指導群眾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水資源如:河水、窖水、井水等對受旱嚴重的田塊澆拔節、花期水,早施拔節肥,以促進冬小麥正常生長發育,盡量減輕干旱造成的損失,確保夏糧豐產。
同樣由于降水偏少,氣溫偏高,干旱的氣候條件使得當前麥田病蟲害發生率增加,特別是麥紅蜘蛛的普遍發生。對此,該區植保部門組織技術人員在全區選擇有代表性的麥田,對主要小麥病蟲鼠草害的發生情況進行了調查。并針對預測結果,植保部門及時組織20名技術人員,分赴重點鄉鎮春耕生產一線,查苗情、蟲情、墑情及春耕田間管理的技術指導服務,確保春季農業生產順利開展。同時積極組織群眾開展了麥田防除工作,嚴密監測小麥條銹病、白粉病的發生發展動態,做到了“發現一點,治理一片,發現一片,治理全田”,達到了“治早、治小、治了”的早春防治目的。
去冬今春,麥積區還充分利用春節前后的農閑時間,緊密圍繞全區主導特色產業發展,依托旱作農業、測土配方、農村能源、蔬菜產業等重點項目建設,創新工作思路,豐富培訓形式,拓展培訓領域,擴大培訓規模,扎實開展了農民科技培訓活動。截止目前,共開展各類農民培訓32班次,累計培訓鄉鎮農技人員150人次、農機操作手32人次、農民2170人次,散發各類農村實用技術讀本(資料)1600冊(份)、技術明白紙3000余份。同時,麥積區以提高農民群眾識假辯假的能力和增強依法維權意識為重點,采取宣傳車、宣傳牌、標語、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廣泛開展了農資打假宣傳。并積極組織農業行政執法單位,以打擊制售假冒偽劣種子、化肥、農藥為重點,進行了一次拉網式全覆蓋清理清查專項治理,對檢查中發現的種子無證經營、農藥過期、化肥沒有生產廠家等問題,及時進行了整頓規范和產品抽檢。截止目前,累計出動執法人員489余人次,執法車輛75輛次,發放宣傳資料1.5萬多份。種子、農藥、農機整機和零部件抽檢合格率分別達到98.1%、96%、 99.8%和99.6%。通過一系列措施的有效開展,確保了春耕工作的順利進行,也為全年糧食豐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