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2014年以來,麥積區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成果豐碩,特別是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過程中,先后涌現出了一批可歌可頌的先進個人和典型事跡,他(她)們有的關愛他人、助人為樂;有的見義勇為、敢于擔當;有的以誠待人、守信踐諾;有的敬業奉獻、勤勉做事;有的孝老愛親、血脈相依…...彰顯了人間大愛,展現了人性之美,感動了麥積,溫暖了天水,為全區經濟社會跨越式科學發展注入了強有力的精神力量。
為了積極弘揚新風正氣,倡導真善美、傳播正能量,現將他(她)們的先進事跡和典型事跡輯錄如下:
【最美麥積人】
楊梅:拾金不昧真本色
不該拿的東西不拿,應該做的事情做好,拾金不昧,愛崗敬業,始終堅守做人的本分,黨員的本色,以實際行動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是麥積區好姑娘楊梅給我們的道德啟示。
楊梅,麥積區花牛鎮政府社會服務管理中心的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員,共產黨員。7萬元,對于家庭并不富裕的楊梅來說,是一筆巨款,是她三年的工資。而她,在撿到7萬元時,卻毫不動心,主動返還給了失主。當失主要給她5000元答謝時,她堅決回絕了。
“甘肅人真厚道,天水人真好!”,失主關永強在電話中對筆者說。
關永強家住寶雞市,是陜西省寶雞峽工程局干部,母親七十多歲了,大女兒在西安上大學,二女兒在上中學,家中經濟負擔較重。他想在陜西扶風的老家蓋房子,但家里一點積蓄也沒有,只好從幾個朋友處接了7萬元。當天,他在西安市西京醫院看完牙病,在大雁塔一帶轉悠,忽然接到一個朋友打來電話,因為走得急,把裝有7萬元現金的袋子丟了。
錢是怎么丟的,丟在了什么地方,關永強怎么也想不起來。本來準備蓋房的錢,房還沒蓋,錢丟了,還要給朋友還錢,家里又沒有一點余錢。這可怎么辦?關永強心急如焚。就在他感到絕望時,卻接到了一個來自天水的電話,說“我撿到了你的錢。”。他趕緊坐朋友的車來到了天水市麥積區花牛鎮政府,經鎮政府核實情況后,把7萬元現金還給了他。他當時拿出5000元作為酬謝,但楊梅堅決不收,婉言回絕。
事情還得從2013年12月28日說起,這一天是星期六,楊梅和母親到西安游玩。當天下午3點多,坐在大雁塔公園的凳子上休息時,楊梅看到前面有一個藍色的袋子,出于好奇,她打開袋子看了一下,發現里面裝有大量現金、一份病歷、一張醫院拍的牙片。看到病歷,楊梅想這筆錢肯定是失主用來看病的,如果找不到錢,失主一定十分著急,又會耽誤看病。她和母親在公園的凳子旁等了好久,也不見失主前來尋找。想到星期一還要在單位上班,失主一時又找不到,沒辦法,楊梅和母親只好先帶著錢返回了天水。回到天水后,楊梅將這一情況向單位領導做了匯報。在單位領導的多方聯系下,終于找到了失主。
撿到7萬元,楊梅沒有見利忘義,而是主動歸還,對于拾金不昧的事,她說“這是應該的,誰都會這么做”。她覺得這件事微不足道,是本分。
“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這是母親對楊梅的教導,做好分內的事情,這也是楊梅堅守的原則。
29歲的楊梅,在鎮政府從事民政工作,具體辦理農村低保、醫療救助、退伍軍人補貼等業務。經常和困難群眾接觸,看到一些群眾因病返貧、身體殘疾、生活艱難,楊梅產生了同情惻隱之心。“怎么樣才能幫助他們?”“我能為他們做些什么?”這是楊梅經常思考的問題。經過反復思考,楊梅覺得,把自己負責的事情辦好,讓群眾不跑冤枉路,讓他們感受到方便、關愛和溫暖,這是她最大的價值。楊梅是這么想的,也是這么做的。對行動不便的殘疾人、老年人,楊梅經常噓寒問暖,及時了解他們的困難,盡量給予更多幫助,并為他們留下自己的電話號碼,反復叮囑,先打電話問清情況,一次把事情辦好。
楊梅的同事朱天君說“楊梅是個好姑娘。人樸實,善良,樂于助人。工作上一直埋頭苦干,從來沒有怨言。對前來辦事的群眾,她總是主動幫助,為他們解決困難。”談起楊梅在單位的情況,花牛鎮黨委書記余金龍說“楊梅對自己要求很嚴,單位安排的事情,她都積極主動完成。在單位3年多了,楊梅從來沒有因為個人的事情耽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