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近年來,麥積區緊緊圍繞做大做強“健康豬、生態雞、有機蘋果、綠色蔬菜”等特色產業,不斷加大對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特色產業基地的扶持引導力度,積極發展多種形式的土地適度規模經營,有力地加快了現代農業發展步伐。據統計,截至去年底,該區共扶持培育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各類經營主體801家,流轉土地12.3萬畝,帶動農戶8.78萬戶,農民增收渠道進一步拓寬,全區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顯著增強。為展示亮點、營造氛圍,在市、區“兩會”召開之際,本網特刊出“產業強農”專題,敬請關注。
【產業強農】
麥積區現代畜牧業發展邁上新臺階
“人均一頭牛,致富不用愁,戶養兩千雞,增收沒問題……”如今,在麥積區農村,諸如此類有關畜牧業的順口溜隨處可以聽到。近年來,麥積區把發展畜牧業作為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振興農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積極推進畜牧業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規模化發展,帶動了農民致富,畜牧業撐起了農村經濟的半壁江山。
畜牧業發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產業化。近年來,麥積區以標準化養殖小區建設為重點,以項目爭取和招商引資為抓手,以調整產業結構和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強化政策引導,狠抓畜牧龍頭企業建設,全區初步形成了城郊發展奶畜產業、三新陽地區發展生豬及家禽產業、東中路林區發展肉牛產業、穎川河流域發展特色漁業的優勢畜牧業產業化合理布局。據統計,截至去年底,該區畜禽飼養總量354.87萬頭(只),預計增加值達9.49億元,較上年增長12.6%,其中,豬飼養量達到54.7萬頭、出欄30.2萬頭,牛飼養量11.31萬頭、出欄3.19萬頭,羊飼養量9.76萬只、出欄3.4萬只,家禽飼養量279.1萬只,出欄124.6萬只。農民人均牧業純收入1221元,較上年增長13.58%,占全年收入的23.9%,畜牧業發展正呈現前所未有的良好勢頭。
麥積區大力優化畜牧業發展環境,將新建畜禽標準化養殖場和市列科學示范點建設納入全區重點項目建設,相繼制定出臺了《麥積區農業特色產業標準化示范基地建設獎勵扶持辦法》、《麥積區扶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發展的實施意見》、《麥積區助推雙聯行動發展發展放養雞產業扶持辦法》和《麥積區利用市級融資擔保平臺支持區域經濟發展融資擔保貸款管理辦法》等優惠政策和辦法,初步建立了重點突出、獎補并舉的政策引導體系。同時,該區創新投入機制,通過開展資金補助、融資擔保、貸款貼息、整合捆綁等形式,引進培育了天水九龍山禽業、嘉信奶牛、維亞養豬、利東蛋品等一批有競爭優勢和示范帶動效應的畜牧龍頭企業,累計扶持發展養殖合作社86家,打造“隴上九龍山”、“金枚”、“康晟源”、“谷雨”等畜牧產品和飼料名優品牌9個,通過“三品一標”認證養殖企業15家,其中無公害認證12家,綠色食品認證2家,有機食品認證1家。據統計,自2007年以來,全區標準化規模養殖場資金投入累計超過5億元,其中2014年投入資金超過1.5億元,建立起了多渠道、多元化、多層次的標準化規模養殖資金投入機制,加快了現代畜牧業發展步伐。
積跬步以至千里,積小流以成江海。通過多年不懈努力,麥積區現代畜牧業發展經歷了從小到大、由弱到強的蛻變,無論從硬件設施、養殖效益,還是檔次規模、先進程度,均走在了全市乃至全省的前列,成為全市現代畜牧產業發展的標桿典范,畜牧業提質增效的步伐不斷加快,促農增收的地位日益凸顯,已成為幫助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