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坦寬闊的水泥道路,整齊劃一的太陽能路燈,郁郁蔥蔥的綠化樹木,干凈整潔的農家院落,配套設施齊全的文化廣場……走進中灘鎮,這一幅幅美麗的畫卷便會漸次映入眼簾,讓人切身感受到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給該鎮帶來的嶄新變化。
(寶蘭客專協調保障)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中灘鎮立足鎮情實際,堅持學習教育,破解四風難題,堅持即知即改,做好整改落實……”中灘鎮負責人告訴筆者,“把整改落實貫穿教育實踐活動始終,從具體事抓起、從群眾不滿意的事改起,全力推廣“345”工作法,努力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
(產業路砂化)
采訪中,筆者了解到,中灘鎮針對群眾反映干部下村入戶表現出的“身下心不下”、協調解決群眾之間的矛盾糾紛不積極的問題,建立了領導干部聯系點制度,每位領導干部每月要到所包村蹲點不少于3天,檢查督辦、指導工作開展。駐村干部除周一在鎮機關處理事務外,周二至周五要求到村工作,在蹲點駐村、入戶走訪過程中開展訪能問計、訪怒化怨、訪貧解憂活動。據了解,自活動開展以來,該鎮干部先后走訪農戶1292戶,解決群眾關注的民生實事19件。
(君太華遠養殖場建設)
針對鎮村干部服務意識不強的問題,推行“123”服務模式,即:公布1個流程,公布窗口單位和服務行業辦事流程,明確辦理條件、所需資料、辦理流程、辦理期限、業務人員姓名及聯系電話;做好2項服務,在“一站式”服務大廳和鎮機關分別設立咨詢臺和引導員,引導群眾辦事;堅持3項制度,即鎮村干部坐班服務制度、村民事務代辦制度和群眾來訪限時辦結反饋制度,鎮村干部每周在村坐班不少于3天,每天均不少于3小時。鎮村對群眾來訪的問題3個工作日內必須有答復。對一些群眾辦理確有困難又可代辦的事項,由鎮村兩級干部代為辦理,目前已代辦各類事項654項。
(蒲甸安置點建設)
針對部分村級事務的民主決策和實施監督不到位的問題,嚴格執行“四議三雙”議事決策程序,凡村級重大事項,必須按照村黨支部提議、“兩委”會商議、黨員大會審議、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決議的“四議”程序進行決策和實施。對決策實施的事項,由村“兩委,向黨員和村民承諾、黨員向黨支部和群眾承諾“雙承諾”,定期對村務、黨務“雙公開”,黨員和群眾對村“兩委”評議、村黨組織對黨員評議的“雙評議”,確保村級事務公開、公正、透明。針對部分貧困戶沒有致富門路、導致家庭困難的問題,建立了黨員聯系貧困戶制度,依托雙聯行動開展結對幫扶,目前,全鎮黨員干部已結對幫扶困難家庭443戶,幫建養羊、養豬等致富項目59個,聯系流轉富余勞動力126人次,捐助幫扶資金達26800元。
(蒲甸安置點建設)
同時,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中惠渠不能正常使用、需維修改造的問題,該鎮積極同水利局配合,維修改造主干渠道2000余米,清淤支線渠道20余公里,全部工程在今年4月底完工,保證了川區灌溉的正常進行;針對群眾反映鎮主街區環境衛生“臟亂差”現象嚴重的問題,積極爭取項目和自籌資金,對鎮主街區進行提升改造,目前已修補、硬化道路2300余米,襯砌排水渠道3000余米,鋪設人行道彩磚6000余平方米,栽植綠化苗木1萬余株,設置主街區沿線太陽能路燈36盞;針對汪李村群眾反映吃水難的問題,該鎮積極同水利局配合,實施汪李村自流水入戶工程,埋設管網12.6公里,998人受益。
(秋覆膜)
采訪中,筆者還了解到,中灘鎮圍繞利民便民富民,努力解決群眾的生產生活難題,讓群眾得到更多的實惠:
——著眼產業發展和群眾增收,大力發展高效種植和規模養殖,全鎮已發展旱作農業雙壟溝播玉米種植16000畝、高效核桃種植10000畝,建成九龍山優質蘋果基地8000畝,建成九龍山禽業、天水君太華遠養豬等規模化、標準化示范性養殖企業10余家,新增養雞、養豬等規模養殖戶60余家;
(汪李人飲入戶)
——著眼群眾出行問題,積極組織群眾投工投勞,實施財政獎補“一事一議”項目,硬化汪李、張溝、趙崖、謝坪、陳窯等村組道路、巷道30余公里,襯砌渠道6000余米,新修、砂化趙崖等村農機路8.6公里;
——著眼群眾居住條件,配合項目建設,啟動了蒲甸村65戶二層新農宅建設工程,目前已完成主體建設24戶;
(謝坪通暢工程)
——著眼提高群眾文化生活,在毛家、陳窯等村修建了文化廣場,配套了健身器材,為群眾休閑、健身、娛樂提供了舒適的場所;
——著眼鎮域跨越發展,配合實施了寶蘭客專、麥甘公路等省市重大項目的協調保障工作,三陽醫院、康寧醫院等民生建設項目進展順利,均完成了階段性的工作任務。
(中灘中心幼兒園)
采訪快結束時,中灘鎮負責人滿懷信心地說:“下一步,我們將重點針對存在的問題,突出抓好整改落實、專項整治,積極破解發展難題,進一步鞏固擴大活動成果,使貫徹黨的群眾路線成為黨員、干部長期自覺的行動,推動全鎮經濟社會快速發展。”
(主街區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