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jpg](/Files242/BeyondPic/2014-10/25/202458skuik5d7kugkic7u.jpg)
“醫德醫風問題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關系到醫療行業的發展,關系到行業作風建設。大力整治行業不正之風,切實解決突出問題,積極維護醫護人員和患者的合法權益,努力構建和諧醫患關系,弘揚大醫精誠、尊重生命、精益求精的醫療衛生職業精神,是我們衛生局開展教育實踐活動的最終目標”。區衛生局局長汪曉平日前在接受采訪時說。
話語雖然簡單,卻折射出了全區衛生系統以實際行動踐行教育實踐活動的求真務實精神。
![06.jpg](/Files242/BeyondPic/2014-10/25/202511gh6fbllf6zhbx1yy.jpg)
據介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區衛生局高度重視良好的醫德規范建設,堅持患者利益第一、社會效益優先的原則,通過專項整治行業不正之風,有力地促進了全區衛生系統醫德醫風的徹底好轉和全面提升。
![12.jpg](/Files242/BeyondPic/2014-10/25/202445e6gab7gut7lb74ub.jpg)
——加強組織領導,靠實責任到人。該局按照一把手負總責和分管領導各負其責的要求,層層分解責,責任到人,常抓不懈。各級醫療結構將其納入醫院發展計劃和年終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
——加強思想教育,提高了從業隊伍整體素質。活動中,該局通過各種學習活動經常開展思想教育、職業道德、職業教育,始終不渝地組織廣大醫務工作者和職工認真深入學習,使大家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權力觀、利益觀。做到了愛崗敬業,一切以患者為中心,一切從患者要求出發。同時結合工作實際,通過開展繼續教育、病案討論、選派人員到國內外進修深造等形式,加強和提升了專業技術。
![04.jpg](/Files242/BeyondPic/2014-10/25/202503v0f49dr44jueebdd.jpg)
——加強制度建設,形成規范的約束機制。一是加強醫德醫風制度建設,使廣大醫務工作者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針對客觀存在的醫德醫風問題,建立健全了一套完整的、可操作性強的規章制度,堅持用制度管人;二是建立監督制度,接受人民群眾監督。對違紀的人和事,按情節輕重依法依規作出了嚴肅處理;三是建立自查自糾制度,及時改進工作。醫院要有明確的自查自糾規定,做到值班查、院領導查、科主任和護士長結合自己科室部門的情況查、醫務人員結合自己的崗位查,重點查服務態度、醫療質量、醫患關系、收費標準、投訴信件等。并接受社會監督,提高醫療行為透明度。
![09.jpg](/Files242/BeyondPic/2014-10/25/202524jundu63up6jcgd96.jpg)
——加強打擊醫鬧力度,構建和諧醫患關系。為了進一步增強預防與處置醫療糾紛能力,穩步推進全區衛生事業健康有序發展,麥積區召開預防與處置醫療糾紛工作會議,成立了《預防與處置醫療糾紛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預防與處置醫療糾紛工作實施方案》,建立了行政調解、人民調解、司法調解“三調聯動”的醫患糾紛調解機制。同時聘請和雨東工作室為麥積區第三方醫患糾紛調解機構,積極調解醫患糾紛,防止群體性事件發生,切實維護了醫護人員和患者的合法權益,構建了良好、和諧的醫患關系。
![10.jpg](/Files242/BeyondPic/2014-10/25/202529c034069fs98s1028.jpg)
據了解,教育實踐活動中,區衛生局向社會各界公開服務承諾11項,目前已有10項落實到位。區委、區政府交辦的5項整改內容及“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等24項行業不正之風得到了徹底整改和落實。
![07.jpg](/Files242/BeyondPic/2014-10/25/202516t8w5a5oxz5wa0q6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