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走進麥積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實地采訪了該局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帶來的全新變化。該局辦公室工作人員熱情地接待了我們,并向我們詳細介紹起了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的具體情況……
在辦理業務的窗口,正在前來辦業務的張先生告訴記者:“現在辦理業務的速度快多了,程序也簡化了,態度更加好了,貼心的服務讓我們感到非常高興”。這一幕讓筆者深切地感受到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群眾方便辦事和貼心服務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強化食品安全監管,確保公眾飲食安全。不斷加大強化專項整治力度,對農村食品市場、校園周邊安全、學校幼兒園食堂、嬰幼兒奶粉、食品生產環節“兩超一非”、瓶(桶)裝飲用水質量、農村食品市場“四打擊四規范”等專項整治,極大地震懾了食品生產經營違法行為,規范了食品市場秩序,確保了轄區食品安全。
——開展餐飲具清洗保潔專項整治。局、所兩級上下聯動,形成合力,強力推進,徹底根治餐飲具清洗消毒“不規范”頑疾,消除了餐飲具清洗消毒環節食品安全隱患。
——實施餐飲服務“明廚亮灶”工程。對新開辦企業,通過新辦證時提高要求,積極引導;同時以大中型餐館、學校(托幼機構)食堂為重點,按照“試點先行,重點突破,因地制宜,逐步推進”的原則,全面予以推廣。
——推進食品安全監管“外置化”管理。對轄區食品經營單位進行食品安全信用等級評定,并在醒目位置集中懸掛,接受社會各界監督,強化企業主體責任。
——開展醫療器械“五整治”專項行動。先后出動執法人員550人(次),檢查醫療器械經營企業88戶(次),醫療器械使用單位150戶(次),查出使用和經營超過有效期的醫療器械案件12起,罰沒款2.7萬元,有效地打擊了醫療器械違法違規行為,進一步提高了“企業是藥械質量安全第一責任人”意識,推動了全區醫療器械行業的健康發展和有序競爭。
——繼續加強藥品醫療器械市場的監督檢查,確保流通市場的藥械質量安全可靠。落實日常監管責任制,狠抓“痕跡”管理和過程控制,強化企業對進貨、存儲、銷售三個環節管理的可追溯性,突出對企業質量體系建立和有效性運行情況檢查,保證監管工作及時、準確到位,規范藥品醫療器械市場。
——繼續加強對特殊藥品、藥品類易制毒單方及復方制劑的日常監督檢查,規范經營秩序。同時,建立和完善監管長效機制,加強管理,防止流入非法渠道。
——強化藥品(醫療器械)不良反應(不良事件)監測工作。截止目前,共上報藥品不良反應361例,完成全年任務的164%;上報藥械不良事件99例,完成全年任務的165%。
采訪中,麥積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徐峰告訴記者:自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麥積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嚴格按照“政府負總責,部門各負其責,企業是第一責任”要求,實行“坐標式定位、區域化定責、網格化監管”,并與各鄉鎮(街道)食藥監所簽訂了《局所兩級食品藥品安全監管責任書》,進一步明確了監管目標和責任。通過充分發揮食安辦牽頭作用,堅持藥品安全聯席會議制度,為有效預防、積極應對食品、藥品安全事故,高效組織應急處置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食品、藥品安全事故的危害,保障公眾飲食用藥安全與生命安全,維護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此外,還通過3.15消費者權益保障日、安全用藥月等節慶活動,大力宣傳食品藥品安全法律法規,增強了群眾的消費信心,提高了社會各界對食品安全的關注程度,形成了人人關注食品安全、人人參與食品安全的良好社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