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積區:蔬菜產業滿了“菜籃子” 鼓了“錢袋子”
![170352yjxkskk7my2ma2cm.jpg](/Files240/BeyondPic/2013-12/31/111745thwv9byi0xx8x57k.jpg)
隆冬時節的麥積大地寒風料峭,然而在該區石佛鎮、中灘鎮、甘泉鎮和馬跑泉鎮等地采訪,卻讓人感到陣陣“暖意”:一座座溫室大棚里,鮮嫩的西紅柿紅俏枝頭,新嫁接的黃瓜伸展著腰肢,嬌翠欲滴的小油菜、生菜、茼蒿染綠了冬陽……
![IMG_8746.JPG](/Files240/BeyondPic/2013-12/31/111757z6ff8vghe8p74z4g.jpg)
數字顯示,2013年麥積區共種植蔬菜(含復種)13.01萬畝,總產量29.13萬噸,總產值45014萬元,比去年增加6576萬元,增幅17.36%。其中設施面積3.1萬畝,產量10.23萬噸,產值21987萬元,其中新增面積1095畝。蔬菜產業已經成為該區重要的支柱產業。
![170412ys1jwsq7swgawgjp.jpg](/Files240/BeyondPic/2013-12/31/111746h2yv5blqq9yrlm9z.jpg)
2013年,麥積區堅持“大抓大路菜,狠抓設施菜,強力推廣復種菜”的工作思路,采取“區上辦大點、鄉鎮保任務、市場化運作、公司化經營”的工作措施,轉變發展方式,創新體制機制,整合項目資金,加快土地流轉,強化科技支撐,培育優勢品牌,健全營銷體系,加強質量監管,全區蔬菜產業發展駛入快車道。
![IMG_3125.JPG](/Files240/BeyondPic/2013-12/31/111750r7l17j4cafuv3vp4.jpg)
——擴大種植面積,提升經濟效益。全區蔬菜面積由2009年的不到8萬畝,增加到今年的13.01萬畝,增長幅度明顯。同時,每年新增設施蔬菜面積2000畝左右,共篩選營銷大戶4家,年運銷蔬菜100噸以上,避免了本地蔬菜集中上市滯銷的局面。
![IMG_3295.JPG](/Files240/BeyondPic/2013-12/31/111754k29pwiyu29hw0kwz.jpg)
——提高科技含量,優化品種體系。麥積區示范推廣的日光溫室、早春塑料大棚的建造及蔬菜栽培管理技術日趨成熟,共引進推廣航椒、隴椒等20多個名優新品種,主導新品種覆蓋率達到95%以上,產量和品質大幅度提高,實現蔬菜生產向設施化、精細化、無公害化和高效化方向發展的目標。
![IMG_6057.JPG](/Files240/BeyondPic/2013-12/31/111756dkq78u57gbx5cxkk.jpg)
——基地示范帶動,競爭力不斷增強。全區各鄉鎮不斷調整種植結構,蔬菜生產在當地逐步形成規模,尤其在中灘、石佛、渭南、甘泉、馬跑泉等重點鄉鎮,成為農民致富的首選,截至目前,共發展農民種植專業合作社21家,農業公司4家,種植大戶20余戶。
![IMG_3205.JPG](/Files240/BeyondPic/2013-12/31/111752ykkk6m6wz6igmnil.jpg)
——拓展種植區域,積極平抑菜價。該區采取旱作節水技術,發展山區“林果—蔬菜”、“糧食—蔬菜”間作套種,每年蔬菜種植面積在2萬畝以上,產量在2.96萬噸以上,有效保障了市場供給,成為平抑全區蔬菜市場價格當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IMG_6028.JPG](/Files240/BeyondPic/2013-12/31/111755ikffxa1aax1f9axa.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