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提出了許多治國理政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的最新成果,是推動我國經濟社會各項工作發展的強大思想武器。一年來,麥積區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要求,把學習貫徹十八大和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來抓,周密安排部署,精心組織學習,全區上下掀起了學習貫徹講話精神的熱潮,形成了實現科學發展的思想共識和精神動力。為了展現全區學習貫徹講話精神的生動局面和創新實踐,本網特推出專欄,敬請關注。
貫徹落實習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報道之四:
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建設特色文化大區
麥積:推進華夏文明傳承創新示范區建設步履堅實
麥積區認真學習十八大和習近平一系列講話精神,緊抓國家加快推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重大歷史機遇,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工作全局,積極實施文化資源保護、文化創意產業提升和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全力開展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全區文化旅游建設取得顯著成效。今年前三季度,全區實現文化產業增加值1.61億元,同比增長56%。
——文化產業發展規劃不斷完善。始終把文化產業規劃編制工作放在首位來抓,堅持以構建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為核心,以保護和開發歷史文化遺產、人文資源為重點,以培育和打造文化品牌為抓手,編制完成了《麥積區十二五文化產業發展規劃》、《麥積山文化旅游產業園規劃草案》、《中華祭祖文化園規劃草案》、《麥積區街子歷史文化名鎮保護開發規劃》,為全區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快速發展提供了科學指導。
——文化基礎條件持續改善。先后投入1億多元建成了區文化活動中心、文化館、博物館、圖書館、革命紀念館、鄉鎮綜合文化站等一批文化基礎設施,廣播電視覆蓋率達100%,城市數字影院投入營業,區文廣中心業務大樓建成投入使用,全區文化、廣電公共服務體系基本完善。
——文化資源挖掘成效顯著。發掘歷史文物點347處,挖掘整理非物質文化遺產線索16大類295條,其中,天水皮影戲、麥積高臺等2個項目被列入省級非遺保護名錄,鳳凰山民間祭祀、潤龍木雕等14個項目被列入市級非遺保護名錄,麥積根雕制作技藝、麥積木偶戲等35個項目被列入區級非遺保護名錄。建立了比較完備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檔案,為進一步做好保護開發、合理利用奠定了堅實基礎。
——群眾文化生活豐富多彩。配齊了17個鄉鎮綜合文化站站長及工作人員,有效提升了鄉鎮文化站的隊伍建設和服務水平。積極組織開展文化交流、節慶文化、文化藝術賽事等活動,舉辦多種形式的群眾藝術活動186場次,排演專業文藝劇目、群眾文藝作品30多部,開發陶藝、根雕、刺繡、剪紙等民間文化藝術品23種,舉辦了石佛鎮農民藝術節、五龍鄉農民藝術節、新陽鎮鳳凰山藝術節、伯陽鎮農民書畫展等群眾藝術活動,繁榮和豐富了城鄉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文化產業開發步伐加快。加大文化產業招商引資力度,實施文化產業項目14個,其中麥積山溫泉度假酒店、漢唐陶藝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天水綜合養老示范基地等3個項目進展順利;發展各類文化生產經營單位125家,從業人員889人,年營業收入5515萬元,天水漢唐陶藝已形成一定的品牌,晨光珠繡、天星彩印等一批文化企業正在發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