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積“1123增收工程”助推“雙聯”取得實效
“力爭4年努力,實現農民人均一畝果蔬園、戶均一人搞勞務、戶均兩頭商品畜、家庭收入三萬元”。這是麥積區“1123增收工程”為當前如火如荼開展的“雙聯”行動精心“訂制”的工作目標。
據了解,隨著“雙聯”行動不斷深入,麥積區以農民增收為根本目的,以支柱產業發展為核心,鄉鎮部門齊心聯動,村組群眾廣泛參與,農民群眾的致富信心和能力得到極大提升,也有力地帶動了更多群眾走上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在“1123增收工程”中,該區林果產業,鮮果以蘋果為主、干果以花椒、核桃為主,各建園15萬畝,并形成三個產業帶:以城郊南山基地為核心,輻射周邊,形成花牛、馬跑泉、甘泉、三新陽片區“三山一廊”為重點區域的花牛蘋果產業帶;北山擴大葡萄種植面積、形成花牛—社棠—道北街道辦事處北山葡萄產業帶;從花牛鎮—渭南鎮—新陽鎮—琥珀鄉南山梁峁發展5萬畝核桃產業帶。蔬菜產業按照“發展一川、開發一坡、建設一線”布局,實施五個示范區、三個示范基地建設:北路六鄉鎮1300米以上山區以馬鈴薯為主建設1.5萬畝脫毒馬鈴薯基地,川道區以早春地膜馬鈴薯、大蒜及反季節蔬菜為主建設1萬畝設施蔬菜和2萬畝露地高效蔬菜基地,城郊鄉鎮川道以茄果類為主建設2.5萬畝優質早春、晚秋蔬菜生產基地,高山蔬菜以大蔥、馬鈴薯為主建設0.5萬畝山地地膜蔬菜基地,東部川道以胡蘿卜、甘藍等為主建設0.5萬畝高效露地蔬菜,并抓好緱楊、毛集、屈家坪3個蔬菜大棚示范基地;勞務產業發展以組織、培訓、輸轉、維權“四位一體”為抓手,進一步穩定輸轉規模,創建50個勞務基地,并依托“天水白娃娃”、“羲皇故里建筑工”,培育一批技術含量高、質量效益好的勞務品牌,增強勞務輸轉競爭力。
花牛鎮紙碾村支書張和平告訴記者,“雙聯”行動像一夜春風,溫暖了全村群眾的心,村民們求富思變的熱情空前高漲。順應群眾的呼聲,他們村搶抓“1123增收工程”機遇,積極爭取項目支持,強基礎,調結構,興產業,先后投資115萬元啟動了羅毛公路紙碾至卜王段2.2公里的道路硬化工程,貸款600萬元啟動紙碾蘋果產地交易市場二期工程,投資16.7萬元對村東莊大橋500米河堤進行綠化美化。還為26戶特困戶提供補植補造樹苗1800余株、化肥50噸,讓全村群眾切身感受到了“雙聯”行動帶來的實惠和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