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下身子干實事 一心一意謀發展
——記新陽鎮黨委書記余金龍
余金龍自擔任新陽鎮黨委書記以來,團結帶領全鎮黨員干部,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為契機,緊緊圍繞區委“13345”發展戰略,積極調整產業結構,狠抓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快小城鎮建設步伐,有力推動了全鎮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狠抓黨建工作責任制,加強黨員教育管理。余金龍多次組織各黨支部負責人,召開了全鎮基層組織建設專題會,研究確定了全鎮黨建重點工作,并同鎮屬各黨支部簽訂了年度黨建工作責任書,明確目標任務,確定了各黨支部書記為直接責任人的工作職責,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格局;余金龍同志非常重視黨員素質的提升,依托農村黨員現代遠程教育平臺,針對新陽鎮產業結構現狀,組織各支部采取多種形式,進行分類培訓。去年以來,共舉辦黨員干部素質班培訓4期660多人次,舉辦各類科技培訓班8期,建立黨員干部學習實踐基地3個。2010年,共培養入黨積極分子86人,發展黨員37名。
——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推進新陽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一是積極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圍繞建黨90周年,選樹典型,表彰先進,重溫入黨誓詞,掀起創先爭優高潮。開展黨性集中教育活動,積極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在去年的抗洪防汛工作中,在余金龍同志的帶領下,新陽鎮各黨支部和黨員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積極投入到防汛救災中,堅守工作崗位,排查危房險段,贏得了干部群眾的一致好評;二是加強村級黨組織建設。先后整頓后進村2個,籌資27萬元新建新寨、蒲池、趙胡、王田、張坪、肖王、等6個村級組織活動場所,配齊文化信息資源設備,做到遠程教育站點正常接收運轉;三是深化黨內激勵關懷幫扶機制,進一步深化和拓展“三聯三幫三推進一加強”活動。廣泛開展“定人定時定點”走訪慰問老年人活動,落實科級領導幫聯制,全鎮11名科級領導駐村幫聯老人33人,機關60多名黨員幫聯農戶85戶,共走訪慰問高齡黨員、離任老支書和困難戶172人,幫辦實事好事32件,扶持黨員發展養殖29戶;四是狠抓基礎設施建設。完成了下曲至凌家堯、胡家灣至張家陽屲、溫集至胡大等總長11.8公里的道路路面的硬化,配套修成排水渠7.6公里。實施了316國道至姚家溝村、沿河至郭王至上蒲池、下蒲池(謝家窯自然村)、新寨至蔣家坡村4條總長24.4公里路面拓寬鋪砂和路基的襯砌工程。啟動實施蒲池至下曲、王田至溫集總長17.8公里道路硬化,協調配合交通部門,順利完成了大鳳公路新陽段和中琥公路新陽段的鋪油,全鎮70%的通村主干道實現了路面硬化,交通狀況得到改善。配合市區水務部門,實施了五龍三縣上水工程,完成了王田、張坪、石坡三村人畜飲水管網入戶,結束了群眾挑水吃的歷史。五是加快產業發展。積極爭取項目支持,在東山片蒲池村新修水平梯田10000畝,完成了王田、凌堯、張坪3村1000畝的蘋果建園,在王家莊寺咀山流轉土地2800多畝,覆蓋秋膜1000畝,栽植紅蘋果1000畝。由天林源公司投資,在溫緱村流轉土地2860畝,開展萬畝核桃基地建設工程,截止2010年底,完成栽植核桃3860株、310畝;聘請專業技術人員現場勘測指導,完成了東山片區郭王、蒲池、凌堯、張家陽屲等4村萬畝核桃基地的建設規劃,新型經濟林果帶初具雛形。新發展規模養殖戶27戶,其中規模養雞戶6戶,規模養豬戶21戶,新建成標準化豬舍17棟,蛋雞存欄6.26萬只,豬存欄量0.8萬頭。
——搶抓機遇,多方籌集資金,全面加快小城鎮建設。余金龍始終把小城鎮建設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來抓,爭取投資200多萬元,實施了鳳凰山旅游景點開發,新建了中心文化廣場、文化舞臺、東岳大殿及相關文化配套設施,栽植側柏5000株,對山體實施了綠化。籌資20萬元,聘請甘肅省維普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對新陽鎮川區12平方公里區域進行了詳細航拍測量,按照區委“建設一城,發展十鎮,帶動百村”的發展要求和“一心、一軸、三片區”的總體規劃,啟動實施占地面積約1.1平方公里新陽鎮新鎮區建設。啟動了當鋪溝大橋和環形道路的建設工程。完成了新陽新鎮區和舊街改造的規劃設計,為下一步把新陽鎮新鎮區打造成甘肅省隴東南地區城鄉一體化示范區、區域性旅游接待目的地、天水市主題文化展示基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撲下身子干實事,一心一意謀發展。近年來,新陽鎮發生的可喜變化,讓當地群眾實實在在感受到一位求真務實、為民謀利的好書記的重要性。廣泛的群眾基礎、堅強的為民執政理念和務實的發展決心,讓余金龍在人民群眾當中贏得了很好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