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振商埠“旱碼頭”雄風
麥積區委書記蔣曉強(右)
繼成渝經濟區、北部灣經濟區之后,關中—天水經濟區是國家西部大開發的又一個重點經濟區,也是區域經濟學點軸開發模式在西部大開發戰略中的具體實踐。2003年以來,通過西隴海蘭新線經濟帶甘肅段的開發建設,有力地帶動了麥積區經濟社會的全面提速發展。新經濟區啟動實施后,將為地處西部戰略要沖的天水,乃至甘肅“東大門”的麥積區,提供了又一個難得的發展機遇。
從目前全區的實際情況來分析,我們在經濟區的建設中,應當把麥積區作為裝備制造業基地、現代農業示范基地、區域性商貿物流中心和旅游產業龍頭地區進行重點開發和建設,經過3至5年乃至更長時間的努力,把麥積建成一處新型工業基地、優質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物流中心、旅游服務中心,以及關中—天水經濟區中功能齊全、特色鮮明的現代化新型城區。為實現這樣的目標,我們從自身實際出發,做了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優勢決定發展定位
作出這樣的定位和判斷,主要是因為我們麥積區自身有著獨特的優勢。首先是區位條件比較獨特。橫跨黃河、長江兩大流域,地處陜、甘、川之要沖,位居蘭州、西安兩大城市中點,與關中地區緊緊相連,隴海鐵路穿境而過,310、316國道橫貫東西,寶天高速公路及過境段、天定高速公路正在建設,天水軍民合用機場已經正式通航,交通干線四通八達,自古以來就是隴東南的交通樞紐和商埠“旱碼頭”。
其次是區域經濟增長點很多。作為老工業基地,“三線”建設時內遷了一批大企業,形成了以機械制造、制藥電器、輕工食品、建材化工為主導的地方工業體系,許多產品暢銷海內外。特別是隨著甘肅振興裝備制造業行動計劃的深入實施,這些企業生產效益逐年大幅攀升,成為帶動區域經濟快速發展的主導力量。同時,工業園區等一批新的工業增長點正在形成,全區優勢農產品基地規模不斷擴大,潛在的旅游資源優勢轉化為現實經濟優勢的空間更加廣闊,第三產業繁榮發展面臨重大機遇。
其三,資源相對豐富。優越的水土光熱資源,造就了質優品繁的農林土特產品,7個國家A級綠色食品認證就是最有代表性的優勢。從旅游資源上來說,由于麥積山石窟的存在,就已經奠定了全區旅游資源十分優秀的基調,更不用說區內還集中著全市70%的旅游資源。同時,勞動力資源富集,勞動者素質較高,創出了響當當的勞務品牌,全區發展勞務經濟大有可為。
這些年來,經過長期以來開發建設的積淀,區內基礎設施大為改善,優勢產業逐步形成,經濟實力明顯增強,主要經濟指標連續多年位居全市前列,這些都是必將影響我們發展定位的優勢條件。
對接決定發展成效
和我們相比,關中地區在各方面都比我們要好,但也和麥積區在地理位置、自然環境、經濟交往、文化民俗等方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因為同處渭河流域的地緣、人文之親,我們已經先后與寶雞市的渭濱區、金臺區、陳倉區締結了友好區關系,相互之間經濟、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合作交流和各種民間交往由來已久。這些,已經為我們融入經濟區建設創造了一定的條件。當然,如何發揮優勢,使我們在經濟區建設中大有作為,還必須要處理好一些問題。
經濟區啟動建設后,國家必將在政策、項目、資金等方面給予支持和傾斜,特別是區域內產業開發、資源配置將會大規模擴散聯合重組,這無疑將是我們發展的重大利好,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必須要處理好借勢發展與自力更生的關系。而作為經濟建設的主體,企業由政府推動實現發展只是手段。經濟建設的目標,最終都是要落實到具體的產業、項目和企業上,只有充分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經濟區建設才能有所成效。同時,我們的政府,尤其是職能部門,要充分發揮推動作用,整合利用和調動多方資源,用順暢的政企關系爭得我們在經濟區中的大發展。
科技支撐與全民創業、招商引資與優化環境都是需要理順的兩大關系。有先進的科學技術,才能培育有力的龍頭企業,打造名牌優勢產品,發展規模經濟。而全民創業就是要把政府和民眾的精力都集中在經濟發展上,自我創業愈充分,民營經濟發展愈快,經濟發展規模愈大,社會財富創造能力愈強。目前為止,我們還未真正形成全民創業高潮,這也是經濟發展相對滯后的重要根源。另外,經濟區建設、區域經濟的一體化,最終都要落實到每一個項目上,必然要加強合作交流,主動承接產業轉移,多層次、寬領域、大規模開展招商引資活動,身為關中進入天水的必經之地,當然還要優化和創造更好的發展環境。
地方工業體系必須加強
今后的發展當中,我們必須要把自身放進經濟區建設的大格局中去審視,合理定位產業布局,與關中地區及市內各縣區形成分工合理、協作配套、優勢互補的產業發展新格局。作為我市連接關中地區的重要節點和區域,我們將在經濟區中充分發揮裝備制造業基地、現代農業示范基地、商貿物流和旅游產業開發等一系列優勢,揚長避短,突出特色,把麥積區打造成經濟區中功能齊全、特色鮮明的現代化新區。
城市帶動要強化,區域發展載體要構筑。今后我們將不斷提升城市品位和綜合承載能力,突出抓好渭北老城區、社棠工業區、橋南渭濱新城區、甘泉教育科研區和廿鋪工業示范區“五大組團”建設,形成“一水中流,五大組團特色明顯”的城市建設新格局。以天水機場通航和寶天高速公路及過境段的加快建設為契機,進一步加強與關中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的對接,合作改善交通條件,構建關中—天水4小時經濟圈,為區域經濟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工業強區必須要培植地方工業體系。對我們來說,要全力支持星火、風動、鍛壓、卷煙、奔馬啤酒等骨干企業提高生產能力,配合市上抓好西部機械制造工業基地——社棠星火工業園建設,實施好天水熱電聯產項目,形成規模較大、特色鮮明的工業產業集群。產業富民,還得加快發展現代農業。蘋果、葡萄產業要做大、做強、做優,其他果業要做精,干鮮果果品產業基地要培育壯大,促使特色產業向優勢區域集中。重點要將三新陽地區建成全市最大的高效農業主產區和畜禽養殖示范基地,加快這一區域的開發建設步伐。
在發揮資源優勢的方向上,必然要壯大旅游產業,把麥積建成名副其實的區域旅游熱點城市。生態風情游、農業觀光游、休閑度假游和尋根祭祖游都將是開發的方向。寶天高速公路沿線精品景點都將規劃和開發,精心打造以麥積山石窟為中心,石門山、百花川、桃花溝、普渡峽、街亭古鎮為節點的百里風情旅游精品線路。同時不能放松與關中地區的協作,促進彼此的旅游文化資源共享,打造整體精品旅游線路。
另外,還要用商貿大區的構建,帶動第三產業發展。包括交通運輸、倉儲營運、流通加工、信息網絡等功能的現代物流體系都要構建,完善城鄉商貿流通服務網絡。啟動實施甘泉現代物流園區建設,打造集交易、配送、倉儲、流通加工、信息處理為一體的具有麥積特色的區域性現代化物流平臺。提升商埠路商業步行街商氣、人氣,發展大型現代超市,新建、擴建一批產地批發市場和農村集貿市場,重振麥積區商埠“旱碼頭”的雄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