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武裝工作好書記
——蔣曉強
中國軍網 鐘明斌
中國軍網天水9月1日電 題: 情系武裝工作好書記——麥積區委書記蔣曉強關心支持武裝工作紀實
天水,中華歷史文化名城,素有“羲皇故里”和“媧皇故里”之稱。自古以來,擁軍保國成為人們生生不息的追索和傳統。如今,在這塊充滿著激情的熱土上,又一位傾情武裝,心系國防的名字在隴原大地上流傳——他,就是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委書記、區人民武裝部黨委第一書記、天水預備役旅炮兵團黨委第一書記、預任第一政委蔣曉強同志。
他自從2005年初擔任區委書記以來,始終把熱愛武裝、關心支持武裝工作作為神圣的職責和崇高追求,認真落實黨管武裝的各項制度,堅持經濟建設和國防后備力量建設一起抓,有力地促進了民兵預備役建設的創新發展,黨管武裝工作多次受到省上肯定和表彰。區人武部先后被蘭州軍區、省軍區評為“支援地方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先進單位”,多次被天水市委、市政府、軍分區表彰為“先進人武部”、“軍事訓練先進單位”、“民兵整組工作先進單位”;陸軍預備役旅炮兵團黨委連續5年被蘭州軍區、省軍區評為“先進團黨委”;麥積區也連續三次被甘肅省委、省政府、省軍區評為“全省雙擁模范城區”。最近,該同志再一次被甘肅省委、省軍區黨委表彰為“黨管武裝好書記”。
只有傾情武裝工作,才配做“第一書記”
蔣曉強同志認為,加強民兵預備役建設,不僅關系到人民戰爭的動員基礎,也關系到我們黨的執政基礎,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各級政權穩固,是國家戰略全局所需。他常說:“落實黨管武裝,不僅是各級黨委政府和領導干部的光榮使命和神圣職責,也是衡量一個領導干部政治上成不成熟的重要標志。不關心國防的領導不是合格的領導,不熱愛武裝的預備役干部不是好干部。只有傾情武裝工作,才配做第一書記”。 基于這點,他不僅把擔任軍職作為一種榮譽,更把履行好軍職職責當作自己的神圣使命,以飽滿的政治熱情愛武裝、學武裝、管武裝。他時刻要求自己,對黨管武裝工作,做到深入一線抓,不當“賬房先生”;親自帶著抓,不當“甩手掌柜”;自覺帶頭學,不當“局外人士”;爭取有作為,不做“平庸之輩”。為了保證把黨管武裝的各項職責落到實處,他積極參加上級組織的各種軍事科技知識函授、軍事輪訓,深入研讀有關黨管武裝的文件資料和報刊書籍,先后研讀了《國防法》、《預備役軍官法》、《戰略動員學》等軍事理論著作,進一步提高了自己管武裝、興武裝的能力和水平。他既掛帥,又出征,對重大軍事活動,他都親自參加,決定全區發展的重大工作,都認真聽取軍事單位的意見,研究年度財政預算,都十分注意考慮民兵預備役建設開支。每年都組織參加一次軍事日活動,召開一次區委議軍會,舉辦一次“現代軍事”和國防知識講座,開展一次區(鄉、鎮)書記述職,評選一次黨管武裝工作的好書記,激發各級領導抓好武裝工作的熱情。同時,他還要求各級黨政組織堅持把落實黨管武裝,加強民兵預備役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切實做到無論形勢如何變化,武裝工作的地位不變;無論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任務多么繁重,加強國防后備力量建設的標準不降;無論班子怎樣調整,落實黨管武裝的制度不斷。堅持“五個始終不忘”,即研究社會發展計劃,始終不忘加強國防建設;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始終不忘抓好全民國防教育;進行城市改造,始終不忘保護國防設施;進行利益關系調整,始終不忘維護軍人合法權益;進行財政預算,始終不忘確保國防費用投入。搞好“五個納入”,即把國防后備力量建設納入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統一實施;把武裝工作納入黨委政府工作計劃統一部署;把民兵預備役建設經費納入地方財政預算統一管理;把民兵預備役建設成效納入黨委政府責任目標統一考核;把武裝干部選拔納入干部考察任用機制統一安排。對加強民兵預備役建設的重大工作優先研究,對組織的重大軍事活動優先參加,對武裝工作提出的問題優先解決,對民兵預備役建設的經費優先落實,從而有力地促進了黨管武裝工作的順利開展,在全區形成各級領導真心愛武裝,齊心建武裝,用心抓武裝,放手用武裝的良好局面。兼任第一書記來,蔣曉強同志先后14次帶軍地聯合工作組,深入全區17個鄉(鎮)基層武裝部和19個民兵預備役(連),進行蹲點幫建,指導抓好基層武裝部的基礎設施建設。區上每次召開干部大會,他都要對抓好民兵預備役工作進行強調安排,有力地促進了武裝工作在基層的落實。
“不能光算經濟賬,還要算好政治賬”
蔣曉強同志常說:“對國防建設的投入要算政治帳,不能只算經濟帳。只有平時舍得投入,戰時才能發揮作用。絕對不能等經濟強了再強國防,狼來了再抓民兵預備役建設”。
麥積區屬國扶貧困單位,人口基數大,占全市1/6,雖然經濟總量等主要指標排名全市前列,但人均水平低,人均財力薄弱。但他始終堅持“再緊不能緊國防、再摳不能摳武裝”,想方設法幫助民兵預備役建設解難題。區人武部前些年由于搞基本建設和管理不善,形成了將近50余萬元的歷史債務,成為長期制約人武部建設的“瓶頸”。 為此,他急武裝工作之所急,想人武部發展之所想,在區財政十分困難的情況下,先后協調有關部門為人武部撥付各類建設經費94.4萬元,有力地加強了人武部全面建設;親自協調經費58萬元,徹底解決了人武部歷史遺留債務問題。同時,他的積極協調區上投資40.9萬元,對人武部門前全長374米的道路實施了整修硬化,保證戰備暢通。為了有效保障城市民兵訓練經費,他積極協調將城市民兵訓練經費列入區財政預算范圍,從而為全面提高城市民兵訓練水平提供了可靠的資金保障。為加強預備役炮兵團全面建設,協調解決經費79.7萬元,購置了戰備物資,改造了辦公設施,更新了辦公設備,徹底改善了官兵們的辦公、生活條件。在天水民兵預備役甘泉訓練基地建設中,他多次帶領相關部門負責人現場辦公,協調解決問題,并從區財政中撥出專款30余萬元用于征地補償,使訓練基地圓滿完成建設任務并投入使用,受到上級領導的高度評價。今年,他又積極協調,多方籌資50余萬元,啟動了5380平方米的訓練基地場地硬化工程。人們都說土地寸土寸金。駐區某部為加強正規化建設,急需對基礎設施進行改造擴建,面對全區征地難、拆遷難的實際,他召集相關部門和鄉鎮主動協調,已先后為68212部隊征地59.63畝,為96363部隊征地214.32畝,武警天水支隊征地37.5畝,為部隊的長足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近幾年來,在他的重視和支持下,區上每年為駐區部隊建設投入的資金都在30萬元以上。僅今年區委議軍會議上,就為駐區部隊一次性落實各項經費41.5萬元。所有這些,駐區部隊官兵無不拍手叫好。
“真誠為官兵服務,是我一生的天職”
他時常對自己說:“真誠為官兵服務,是我一生的天職”。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面對新時期新形勢下武裝工作的新任務新要求,他積極在全區企事業單位中倡導開展“讓現役軍人在部隊安心,讓復員軍人在安置上順心,讓老功臣、軍烈屬在生活上舒心”的“三心工程”,先后督促有關部門制定了擁軍優撫、轉業干部和城鎮義務兵安置、隨軍家屬就業等一系列優惠政策,為現役軍人、復員軍人、老功臣和軍烈屬辦了一件又一件實事,解決了一個又一個難題。為了解決隨軍家屬就業和部隊子女入學入托問題,他多次召集區民政局、人事局、編辦、教育局等部門,協調解決了5名隨軍家屬的就業安置和134名子女的入學入托困難;面對全區就業安置壓力較大的實際情況,他多次深入基層進行調研,并責成區民政局想盡一切辦法對復退軍人進行安置,使符合條件的退伍軍人全部得到了妥善安置;針對全區部分傷殘軍人生活困難的現實,他千方百計為優撫優待對象排憂解難,督促有關部門全面落實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對待業期間的城鎮退伍軍人每人每月發放130元的生活費,保障了他們的基本生活;他始終把長期以來困擾重點優撫對象的“醫療難”問題掛在心上,在全區積極推行醫療保障制度,對生活困難、有病無錢醫治的160名復退軍人累計發放補助款8.3萬元,對29名六級以上革命傷殘軍人支付醫療費9.8萬元,使這一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在他的關心支持下,還按照政策規定,提高了840名在鄉老復員軍人的定期定量補助標準,提高了260名殘廢軍人和69戶“三屬”的定補標準,將137名生活困難的優撫對象納入了最低生活保障范圍,解決了183戶老復員軍人的住房困難。每年“八一”建軍節和春節期間,他都親自帶領區四大組織領導和雙擁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負責同志深入駐區部隊開展擁軍慰問活動,三年來共為駐區部隊送去了30多萬元的慰問物品。同時,為了充分調動專武干部和預任軍官做好武裝工作的積極性和自覺性,蔣曉強同志要求組織、人事部門把專武和預任干部的教育管理與使用納入全區黨政干部管理范疇,做到了統一培訓、統一考評、統一調配。近幾年全區共調整交流專武干部和預任干部29名,先后有12名預任干部被提拔到鄉鎮黨委和區直部門擔任領導職務,極大的調動了專武干部和預任軍官的工作熱情,為全區武裝工作的順利開展注入了巨大動力。
黨管武裝不只是“掛掛名”,而要在謀“打贏”上有自己的“聲音”
蔣曉強同志常講:黨管武裝,不只是“掛掛名”,而要在謀“打贏”上有自己的“聲音”;戰斗力不是說來的等來的,要在謀“打贏”的實踐中摔打出來。為此,他始終堅持建武與用武并舉,練兵與強兵結合,積極為民兵預備役建設搭建平臺,使軍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收雙益。2007年初,上級賦予麥積區進行二炮民兵保障分隊整組試點任務,接到通知后,他立即組織人武部官兵積極探索民兵工作的特點規律,認真研究新形勢下民兵組織整頓的方法和路子。針對駐地戰備地位重要,廠礦企業眾多,駐軍部隊較多,戰時民兵參戰支前保障任務重的實際,他親自帶領人武部干部認真研究整組方案,親自擔任整組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督促各項工作落實。采取與駐地現役部隊掛鉤,聯編聯建聯訓聯演的方法,依托駐軍96363部隊,集中三個月的時間,圓滿完成了二炮民兵勤務保障分隊整組試點工作,嚴格按照上級要求組建了12個民兵勤務保障分隊,并成功召開了試點觀摩現場會,受到省、市和軍地各級領導的高度評價,其民兵整組的做法被《西北民兵》刊發。為了提高民兵防范應急軍事斗爭準備能力,去年8月,他親自帶領預備役旅炮兵團所屬官兵和民兵預備役人員,冒著炎炎列日,進行遠程演練,千里奔襲,深入到寧夏騰格里沙漠深處,伴隨某部進行實戰訓練,在實戰中全面摔打民兵和預備役部隊,極大地提高了民兵和預備役的實戰能力。結合民兵擔負的任務,先后組織民兵預備役官兵開展參戰支前課題研討、網上演練和民兵應急分隊進行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演練,提高了民兵預備役應急維穩能力。同時,他還十分注意充分發揮民兵維穩搶險的作用,每當區上舉行重要活動、發生重大事故和群體性事件,他都主動請求動用民兵預備役力量,配合地方公安等部門,積極參加維護社會秩序和穩定,參加搶險救災。2006年3月,駐地某企業因進行企業改制,導致100余名職工在鐵路上阻礙交通,致使鐵路運行受阻。他果斷決定動用民兵應急分隊,及時趕赴事發現場進行應急處置,勸阻疏散鬧事職工和圍觀群眾,避免了一場重大事故,保障了鐵路交通的暢通。2007年,麥積區人武部在上級組織的軍事訓練考核中,成績名列全市前茅,再次被評為“軍事訓練先進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