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上午,由上海市援建的麥積區過渡安置房天水市八中建設項目正式竣工并交付使用,標志著該區基礎設施災后恢復重建工作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市委常委、副市長張國華,上海援建指揮部副指揮周志民,市政府副秘書長彭德祥,麥積區委書記蔣曉強,區政協主席賈應珍,區委副書記楊保珍,區委常委、副區長馬兆讓,區委常委、馬跑泉鎮黨委書記趙曉東,區政協副主席海安民等領導及市區建設、規劃、教育等部門負責人出席了當天的竣工儀式。區委副書記、區長張克強主持儀式。
張國華指出,自6月23日上海、寧夏援建隊進駐麥積區以來,援建指揮部領導和工作人員牢記黨中央、國務院的重托,不負援建區人民的期望,以一流的效果、一流的質量,僅用20多天時間建成并交付使用的市八中、花牛鎮水眼寨村、花牛鎮渭峽附中、馬跑泉鎮穎川小學、慕灘小學等7個安置點700多套綜合過渡安置房,有力地支持了麥積區災后重建工作。張國華希望市八中廣大師生倍加珍惜上海、寧夏人民的深情厚誼,將援建行為轉化為教學的強大動力,以更加優異的成績回報社會,回報上海、寧夏人民;希望麥積區委、區政府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關于災后恢復重建的各項決策部署,進一步強化措施,狠抓落實,多渠道爭取項目和資金,加快推進災后重建步伐,努力建設美好新家園。
蔣曉強代表區委、區政府向上海市、寧夏回族自治區援建單位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他說,在我區安置受災群眾和災后恢復重建的關鍵時刻,上海市、寧夏回族自治區按照國家關于災區重建對口支援的安排,充分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傳統美德,及時伸出熱情援助之手,迅速組織援建隊伍趕赴我區,積極開展援建工作,在短時間內按計劃進度出色的完成了一期過渡安置房建設任務,極大地鼓舞了全區人民災后重建的信心和勇氣。蔣曉強要求全區各級各部門要以上海、寧夏人民的無私援建為動力,大力弘揚“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畏艱險、百折不撓,以人為本、尊重科學”的偉大抗震救災精神,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市關于抗震救災和恢復重建的各項決策部署,在上海、寧夏等援建單位和社會各界的支持幫助下,艱苦奮斗,頑強拼搏,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工作步伐,確保全區災后重建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5·12”大地震及多次余震波及麥積區全境,造成部分山體滑坡、房屋倒塌、物品受損,人民生命財產受到嚴重損害。地震使該區7.2萬戶、32.05萬人受災,1人死亡、262人受傷,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0.69億元。特別是全區1.8萬戶城鄉居民和部分學校、醫院的房屋在地震中倒塌或成為危房。面對突如其來的嚴重災情,麥積區上下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全力開展查災、防災和救災工作,妥善安置受災群眾基本生產生活,全區抗震救災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截止目前,由上海、寧夏等省市援建的麥積區1800套、3.6萬平方米安置房建設項目,已完成了103個安置點的勘察設計和市八中等7個安置點700套過渡安置房建設工作,天水市十中等96個安置點正在緊張有序進行,8月中旬可全面完成建設任務。
在出席竣工儀式前,張國華一行還深入到花牛鎮渭峽附中和水眼寨村,對兩地的過渡安置房建設情況進行了現場察看,并給建設者們送去慰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