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大地震,使麥積區的教育、衛生、文化、旅游等方面硬件設施受損嚴重。災情發生后,市區領導多次親臨各災情現場第一線,認真察看受災實際情況,安排部署得力措施,在保證人民群眾生命絕對安全的前提下,組織各方面力量,積極開展抗震救災和生產自救工作。
5月12日地震發生后,麥積區委書記蔣曉強第一時間趕赴天水火車站、社棠鎮等現場察看災情;5月13日,副市長蕭菡在區委副書記、區長張克強的陪同下,深入市二中等災情嚴重現場察看災情;15日至16日,區委常委、副區長王曉琴和區委常委、宣傳部長臧志軍帶領教育、衛生、文化等部門主要負責人,專門對全區社會事業硬件設施進行了察看和現場指導,先后深入受災嚴重的元龍鎮底川村小學、碼頭小學、石谷川小學、元龍中學、元龍中心學校、元龍鎮衛生院、花牛鎮渭峽附中和仙人崖石窟古建筑群等文物現場。
據了解,這次地震造成全區157所中小學不同程度地出現墻體傾斜、裂縫、圍墻倒塌等災情,其中有73所學校受災較為嚴重,直接經濟損失共計2209.3萬元。仙人崖石窟古建筑群及造像受災嚴重,以西崖大雄寶殿、喇嘛樓、毗盧殿,東崖羅漢堂、燃燈閣、玉皇殿等多處殿窟受災尤為嚴重,不同程度地出現建筑物頂部立柱、斗拱偏離錯位,殿宇墻體與木質結構結合處脫節分離;洞窟內墻面壁畫出現多處裂縫,有的出現空鼓、脫落情形,最嚴重的裂縫長達200厘米以上,縫隙寬度接近10厘米左右。其中東崖羅漢堂一佛一菩薩兩尊塑像嚴重傾斜,玉皇頂燃燈殿、玉皇殿發生嚴重毀壞受災最為嚴重,已接近整體垮塌邊緣;東崖磨針殿等多處古建筑木架結構開裂、錯位、缺損,損失十分嚴重。始建于上世紀80年代的仙人崖文管所辦公用房也受損嚴重,右側兩間房屋墻體開裂地基下沉嚴重,已成危房。(麥積區委宣傳部:吳全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