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農民 新加坡開牛肉面館
帶動200同鄉年賺1000萬美元
本報記者 王茗 實習生 李燚 為您報道 一名普通的天水農村青年,經過不懈努力,不但在新加坡有了自己上千萬資產的餐飲企業,而且還讓鄉親們紛紛走出大山,走向世界,把蘭州牛肉拉面“拉”到了國外。這位農村青年就是昨日受到甘肅省政府表彰的100名農民工明星之一的王鐸。
要打工先學技術
昨日,天水市麥積區勞動保障局副局長雷楠向記者講述了王鐸的創業經歷。王鐸是天水麥積區渭南鎮王新村的一名普通的農村青年,在1998年通過當地的勞務輸轉去上海一家餐飲店打工。在餐飲店打工的日子里讓他深刻感受到:打工也要有一門技術,不能只靠力氣吃飯。他發現外地人對蘭州的牛肉拉面非常喜歡,因此,他回到蘭州學習拉牛肉面。掌握了純正的拉面技術后,他再次返回上海。此時,他遇到了一位韓國餐飲商人,這位韓國商人看到了王鐸吃苦耐勞、勤奮好學的優點以及一手好的拉面功夫,將他挖到自己店里進行培養。
“蘭州一拉”走向世界
在自己的事業有了發展后,王鐸想到家鄉的兄弟姐妹們還沒有走出貧困。為此,王鐸再次回到家鄉辦起了牛肉拉面培訓班。雷楠告訴記者,當時,王鐸在上海創辦了“小辣椒”牛肉拉面,通過他的帶動,上海有一條街上全都是渭南鎮人開的“小辣椒”牛肉拉面。
2000年,王鐸隨老板到了新加坡,創立了“蘭州一拉”的牛肉面品牌。天水麥積區渭南鎮隨后也在新加坡設立了勞務站,聘王鐸任站長,通過王鐸的牽線搭橋,經他培訓過的家鄉同胞也跟隨他一同到國外發展,“蘭州一拉”的品牌從中國走向世界。僅2006年就有82名渭南鎮的農民工前往新加坡、馬來西亞、美國、日本、韓國、印尼等8個國家經營蘭州拉面。據了解,他們每人年薪5萬美金。
致富不忘眾鄉親
雷楠告訴記者,王鐸不僅自己走上致富之路,還帶動了當地農民致富。通過他,當地有200位農民走出貧困,走上致富之路。同時王鐸還投入40萬資金用于村子里的建設,修公路、建學校。36歲的王鐸成了當地響當當的人物。此次,天水市勞務辦和麥積區勞務辦同時推薦王鐸為農民工明星。雷楠說,通過能人帶頭,現在每年大約有170名渭南人在境外就業。
相關鏈接
據了解,從1979年蘭州第一批19名拉面師首次走出國門開始,甘肅省和蘭州市有關部門將牛肉面拉面師作為向境外勞務輸出的重要“拳頭產品”,通過各種手段將牛肉面拉面師送出國門。目前,在韓國、日本、美國、墨西哥、伊朗、菲律賓、澳大利亞、馬來西亞、英國、哈薩克斯坦、俄羅斯、巴西以及法國、土耳其、瑞士、印度等30多個國家獻藝的蘭州牛肉面拉面師有2690多名,并且收入不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