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獻闖出致富路
在天水市麥積區花牛鎮花牛村,有一位深受全村群眾擁護和愛戴的致富帶頭人。在他當黨支部書記的20年間,他帶領全村人將1800畝荒山禿嶺變成了穩產高產的蘋果生產基地,并將“花牛蘋果”推向國際市場,變成世界知名品牌,在人均耕地僅有1畝地的小山村里創造了人均年收入近3000元的奇跡。同時他讓全村近百家農戶“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的夢想成真,花牛村先后被中央和省市命名為“全國文明村”“全省農村先進黨支部”“全市農村十面紅旗黨支部”。
這位致富帶頭人就是多次受到省、市、區(縣)表彰的農村優秀黨支部書記何丙銀。
花牛村地處麥積區城郊。全村2400多畝耕地,其中山地占到2000畝,近年來,由于各地蘋果基地紛紛崛起,且果品優良,果品市場銷售競爭十分激烈,花牛村所產的“花牛蘋果”曾一度出現了在市場上賣價不敵定西“洋芋蛋”的怪現象。面對這種尷尬的局面。何丙銀召集村黨支部和村委會成員語重心長地說:我們再不能墨守成規吃老本了,只有不斷創新,才能帶領全村群眾闖出致富路。
目標確定以后,從2000年以來,何丙銀帶領全村群眾,在市、區農業技術員的精心指導下,利用三年時間對全村2000多畝老果園全部進行了高接換優、品種改良改造,新建無公害套袋蘋果園1000畝。同時,2003年,在何丙銀的倡議下,村里拿出180萬元村級集體積累資金,建成了南山山地2000畝蘋果園節水灌溉工程,使全村半干旱的山地全部變成了水澆田,保證了山地果園的旱澇保收。為了徹底解決“花牛蘋果”的“賣難”問題,何丙銀先后多次自費到外地了解市場行情。回來后,他廣泛征求全村群眾的意見,最后通過集資入股等方式,共投資580萬元,在村中建成了一座千噸果品氣調庫,實現了“花牛蘋果”的反季節銷售。
而最讓鄉親們佩服的是,前幾年,由于花牛村村民品牌意識淡薄,“花牛”商標被外地一家公司搶注了,導致“花牛蘋果”在國內外市場銷售時遇到了很大的麻煩,為了重新奪回“花牛”商標,從2004年起,何丙銀先后5次跑到蘭州,在他的真情打動下,“花牛”商標原持有者,終于以非常低的價額把“花牛”商標轉讓給花牛村群眾,使在外“飄蕩”了40多年的“花牛”商標重新回到了它的故鄉。經過采取這些措施,近兩年,“花牛蘋果”的身價不斷得到了升值,2005年,花牛村所產的“花牛蘋果”,平均每公斤賣到了4元以上,全村僅蘋果一項年收入就達到了400萬元。今年蘋果還未上市,全村就已接到了大量的訂單,為全村群眾增收奠定了基礎。
在何丙銀和村黨支部、村委會的艱苦奮斗下,如今花牛村已形成了以蘋果產業為主、擁有20多家建筑、運輸、養殖、餐飲等三產企業,村集體積累達到1400萬元,全村年經濟總收入達到了530萬元。由于何丙銀在帶領群眾致富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1997年,何丙銀被麥積區委破格轉為國家干部,并任命為花牛鎮黨委副書記,同時兼任花牛村黨支部書記,每月領取工資800元。
聽到消息,很多親朋好友就勸何丙銀:你帶領大家苦了好多年了,現在身體也不好,又身患冠心病,這下該好好休息了!但何丙銀卻說:要當干部,就不能圖享受。目前村里部分村民的住房還不寬敞,群眾居住環境差,有多少事情還要等著我們去干,在這時候我怎么只圖自己享福呢?
為了徹底改變花牛村的村容村貌,2003年,在何丙銀和村黨支部一班人的帶領下,花牛村領導班子決定從群眾最關心的問題入手,高起點規劃,實施新農村建設工程。為此,何丙銀代表村黨支部專門從西安、蘭州請來專家,對花牛村新農村建設進行了統一規劃和設計。根據規劃,近三年來,全村先后投資800多萬元,建成小學教學樓一座,新修一條1800米長、寬24米的康莊大道,對村里主要的5條主巷道全部進行了硬化美化,在村道兩旁新裝了59盞漂亮的路燈。與此同時,全村先期建成戶均建筑面積達180平方米的住宅小樓80套,有80戶村民已入住這些小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