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日報記者侯若志
近三年來,全市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13.4萬戶;各類新型眾創空間達66家,其中國家級13家;全市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57家,占據全省“半壁江山”……這是勇于創新創業的“蘭州速度”。
市委書記、市長面對面傾聽創業者訴求,相關部門、縣區“一把手”的手機成為“創業熱線”,蘭州新區辦公大樓“變身”創業孵化器……這是呵護創新創業的“蘭州溫度”。
清單之外無權力,大廳之外無審批,人才引進無藩籬……這是強力推進創新創業的“蘭州力度”。
在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潮中,記者欣喜地看到,蘭州市將“雙創”作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造發展新引擎、培植發展新動能的重大戰略,從政策集成、孵化集聚、平臺搭建、融資支持、服務引導等方面集聚發力,一波又一波創新創業浪潮正激發出這座古城的巨大能量,一個令人矚目的創新創業“活力之都”在隴原大地快速崛起。
從“船說咖啡精準幫扶創業”到“眾創空間”,“幼苗”茁壯成長
蘭州市創新創業的熱潮,其“原動力”始于政府的頂層設計。
在蘭州市政府辦公廳,記者看到近幾年陸續出臺的有關創新創業的一攬子政策。其中,有“1+10”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方案和配套措施;圍繞促進產學研融合,有以《鼓勵高等院?蒲性核谄髽I園區建立科技成果轉化基地》《鼓勵企業在高等院?蒲性核⑵髽I技術研發機構》為核心的“1+8”科技創新改革政策;圍繞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有“1+3+8”財政土地扶持產業發展政策措施;圍繞促進小微企業發展,有以貸款貼息為主要內容的“萬企計劃”扶持優惠政策等……
“這些政策,含金量高,針對性強,旨在從市級層面,為創新創業提供政策支持,努力做到政策引領、精準施策!碧m州市政府副秘書長、辦公廳主任王延澤說。
政策再好,關鍵看落實,落實的好與否,創業人士最有發言權!拔覀儸F在是‘零房租’‘零寬帶費’,如果沒有城關區政府的‘雪中送炭’,船說眾創空間永遠是個口頭上的‘傳說’!弊哌M城關區瑞德摩爾王府井商圈的船說眾創空間,首席執行官李國梁感觸萬千。
城關區發改局雙創辦主任顧津聞為我們講述了這個“船說”。2015年初,蘭州市在對創新創業企業進行全面摸底時,城關區相關部門發現五里鋪王府井商圈有一家由幾名留學生創辦的西餐廳,對發展眾創空間有強烈愿望,但意見不統一,顧慮重重,城關區立即組成專門工作組進行對接,發現“攔路虎”有兩個:一個是企業由西餐廳變成眾創空間后,成為非盈利機構,初期運營肯定出現虧本;一個是企業性質和名稱變更后,在工商注冊名錄中沒有眾創空間這個項目。
城關區將此列為“雙創”示范基地,實行“免二減三”優惠政策,即對企業初創前兩年的房租、寬帶和培訓費用全部進行補貼,到第三年根據企業發展情況進行適當補貼,同時,城關區通過與省市工商部門銜接溝通,采用“三證合一”“一址多照”措施,三日內為企業完成注冊登記,這也是蘭州和全省第一家“一址多照”的經營企業。
“我們得到的實際補貼房租、寬帶、獎勵等費用已達73萬多元,使我們自身的造血功能不斷增強!崩顕宏种割^高興地給我們算賬。
在城關區的精準扶持下,“船說創業咖啡”迅速成長為一個“追風少年”。截至目前,已累計舉辦培訓26場、創業分享沙龍42場,參與人數5000多人,已入駐創業團隊和在孵企業63家,累計實現融資1.297億元,帶動就業1300多人,榮獲“國家級眾創空間”稱號。在此培育成功的“牛大坊”品牌,讓蘭州牛肉面以“互聯網+牛肉面”的模式走向全世界,消費者輕點鼠標就可品嘗到原汁原味的蘭州牛肉面,面世第一天就在淘寶店賣出3000多份,2015年實現銷售收入1149萬元。
基于解決“船說創業咖啡”創辦中遇到的問題,城關區梳理總結,順勢出臺《眾創空間(孵化器)扶持辦法》《“雙創”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金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全力引導和扶持眾創空間發展。
支持創新創業的力度,還來自于深化改革釋放的滾滾紅利。在蘭州市政務服務中心,記者了解到,近幾年,蘭州市持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取消、調整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255項,市級政府部門行政審批事項減少到201項。市政務服務中心全面推行重大項目并聯審批和代辦服務模式,已建成的政務電子監察系統,實現對行政審批、行政處罰、公共資源交易等事項全方位監控。
知之創新創業開始的不易,蘭州市給予初創企業和人員“保姆式”的呵護,從尋找場地、籌集資金、提高技能、保障起居等小事、實事、難事入手,為創業者打開“百寶箱”,建起“金扶手”,讓創新創業之路暖意濃濃。
“政策引導得好,扶持力度持續加大,蘭州創業氛圍明顯濃了,創業環境寬松多了!”萬聯商城創業人之一王睿豎起大拇指由衷地“點贊”。
從“零敲碎打”到“產業集聚”,精準引導“造夢空間”變身“創業樂園”
一場春雨后,蘭州創意文化產業園內空氣清新,人來人往。這個產業園2009年以租賃破舊廠房起步,目前已發展為入駐企業達103家、年產值過10億元、提供就業崗位近1500個、被評為國家級小微型企業的創業創新示范基地。
“這一切得益于蘭州市的真誠幫扶,精準引導!敝钢矍罢诰o張施工的產業園新上項目——A9國際創客營,蘭州創意文化產業園經營者高興地說。
剛開始起步的蘭州創意文化產業園,占地10畝左右,經營模式主要依靠房租,屬于傳統的租賃式經營。2014年前后,企業經營出現較大困難,步入發展“瓶頸期”,園區為企業提供服務不足,企業為園區無法聚集人氣,企業經營者一度產生放棄念頭,想另謀出路。
了解到這一情況后,蘭州市、城關區組成工作小組,上門服務,共同研判分析,發現問題主要集中在發展理念不夠新,經營方式比較傳統,融資困難,無法擴大經營規模等。
蘭州市引導企業堅定信心,幫助制定新的發展規劃,著力改變“租房子、收租金”的經營模式,向“聚集創意團隊、孵化文化企業”轉變,協調蘭州銀行等貸款7800萬元,并給予園區每年150萬元的扶持資金。同時,城關區投資400多萬元,將區外街道與產業園風格相協調,打造了一條文化創意示范街區,由園區自主運營,形成了目前規;、專業化的創意文化園區。
經縝密調研,蘭州市從抓孵化集聚這個爆發點,著力構建創新創業的載體,從抓平臺搭建這個關鍵點,著力發揮創新創業的產業帶動功能,從抓融資支持這個薄弱點,著力拓寬創新創業的投融資渠道,從抓服務引導這個推動點,著力營造創新創業的濃厚氛圍等幾方面集中發力,努力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動局面,由此激活城市新一輪發展動力。
要問蘭州人創業熱情有多高,一組數據足以說明:近三年,蘭州市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13.4萬戶,年均增長20.5%,特別是大學生自主創業比例連年增長。全市科技企業孵化器從2012年的15家增加到2015年的27家,孵化面積從58萬平方米增加到107萬平方米,各類新型眾創空間達到66家,其中國家級13家。近三年,蘭州地區小微企業貸款總額達到3466.1億元,2015年實現直接融資255.59億元。
要問蘭州人創新成效有多大,請看這些傲人的成績:近三年,蘭州市專利申請量達到13895件,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114億元,研發投入達到49.96億元,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3.1%。全市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57家,28家企業入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骨干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達到175億元。
充滿活力的創新創業體系正在持續釋放出巨大能量,有力推動著蘭州市轉型發展,為全市現代產業體系構建和保增長、調結構、促轉型提供了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