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蘭州2月6日消息(記者 孟永輝 張磊 岳青)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昨天(5日),蘭州市民陸女士突然發現路上的出租車似乎比往常多了不少,居然還看到了好幾輛車牌尾號為0和5的出租車在路上跑。按照蘭州市出租車尾號限行的規定,尾號5和0的車在5日是不能上路的。
出租車限行在蘭州實行了很多年,它也是中國唯一的一座對出租車限行的城市。從昨天開始,這個政策成為了歷史,蘭州市正式取消該政策。出租汽車尾號限行政策因何出臺?二十年過去了,又為何突然取消?
蘭州對出租車進行限行源于二十年前。1994年,當地機動車總量不足五萬,但出租車數量卻達到四千輛。據交警部門調查數據顯示,每輛出租車每天運行的頻率是普通車輛的十倍,交通違法行為和事故發生率也遠遠高于其他車輛。為了緩解交通擁堵,當地出臺規定,對出租車施行尾號限行,蘭州也因此成為國內唯一一個對出租車進行限行的城市。在蘭州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何文盛看來,此舉在當時有一定的不合理性。
何文盛:出租車作為公共交通的一種,結果你又通過行政的手段來限制它的運營。從社會成本和經濟效益的角度來講,我覺得是不太合適的。那為什么當時我們有一定數量的出租車,但又采取限行呢?設計或者安排出租車數量的時候有沒有進行科學的測算?我一直對于用一些行政的手段去干預本身用市場手段解決的問題,我是持有疑慮的。
隨著機動車數量和城市人口不斷增加,當地的出租車運行數量已不能滿足實際需求。2012年,蘭州市決定將出租車單雙號限行變成尾號限行。但是,這樣的改變依然不夠:主城區常住人口240多萬,只有七千多輛出租車。“打車難”成為蘭州市民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市民:尤其是到了上下班,在人流比較集中的西關十字、南關十字,等半個小時、一個小時都等不來一輛。好不容易打上一輛,還得看人家司機的眼色。人家想拼車就拼車,想繞行就繞行,堵的地方不愿意去,近的地方人家也不愿意去,我們干沒辦法。
出粗車數量少,形成了“賣方市場”,提供服務的出租車反而成了“老大”,一些市民不得不選擇“黑車”。
市民:有急事打不上出租車還能有啥辦法?只能坐黑車!上了車價錢人家說了算,一口價,也沒發票,有時候天太晚了,還擔心安全問題。運管這些也查,但是黑車還是多,為啥?有市場啊!
2月4日,蘭州市交警部門發布通報稱,為緩解市民“打車難”問題,蘭州市公安局決定,從2月5日起,全面取消蘭州市區出租汽車尾號限行的規定。通報中還表示,此舉將使“出租汽車運力明顯提升,群眾‘打車難’問題得到進一步緩解。”消息傳出后,首先高興的就是出租車司機,畢竟“全天候”上路能解決他們限行之后的“趴窩”問題。
蘭州市出租車行業協會秘書長楊雪松:對市場來說,它是一個正面的影響,對黑車的打擊、每輛出租車可以增加一千塊錢的收入。
蘭州市出租車司機侯師傅:限行的時候每輛出租車有5天不能上路,現在全天上路,我們的收入當然是增加了的。
但是,對于對于廣大市民來說,這一決策顯然有點“叫好不叫座”。
市民崔女士:不限號,投放到路面上去跑了起來,但問題跑不動呀,它可能會加重道路擁擠,人家不愿意去,拒載是否就更加嚴重了。
在何文盛看來,取消出租車限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打擊黑車、緩解打車難,但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既不能一“限”了之,更要在交通基礎建設上下功夫。
何文盛:我們一定要從整個交通管理的系統入手,道路改礦建、道路系統的優化、智能交通管理手段的引入。(同時)通過一些比較有效的政策管理手段,引導部分社會車輛承擔公共運輸的一些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