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會會精神,進一步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2013年底,蘭州市委、市政府正式下發《關于推行城市網格化管理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決定在市區全面推行城市網格化管理。以條塊融合的扁平化網格管理為載體,深化和完善市、區、街道、社區、樓院分級負責的城市管理體制,通過明確職責分工、細化管理標準、完善考核體系,建立與之相配套的城市管理長效機制,不斷推動城市管理工作重心下移,實現城市管理常態化、信息化、無縫隙、全覆蓋,切實提升城市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精細化水平。
這無疑是蘭州市城市管理中的創新之舉,也是網格化管理這種方式繼在治污方面取得成效后擴散到城市各個管理領域的破冰之舉,彰顯了政府對群眾負責的民生情懷。
網格化管理是城市管理創新之舉
網格化管理在蘭州市的大氣污染治理工作中先行試水,應該說成效顯著。
“網格化管理是蘭州2013年冬防的一大亮點,通過對污染面源的網格化劃定,把指定好的網格長和網格員分派到各個網格區域中,24小時不間斷無縫隙的治理和控制低空面源污染,責任到人”,市委辦公廳政策法規處負責人告訴記者,“通過一個個網格員的不懈努力,蘭州2013年空氣優良指數達到了299天,這一個數據讓蘭州市民在2013年的冬天揚眉吐氣,也令城市建設者們倍受鼓舞。這也充分證明網格化管理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不可小覷。”
市委辦公廳政策法規處負責人告訴記者,推行城市網格化管理的初衷,就是要深入推進“五城聯創”工作,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的魅力城市。
按照《意見》,蘭州市推行網格化管理的目標任務被分解到了文明城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創建、大氣污染防治、平安蘭州建設、城市環境衛生和物業管理六大塊工作中。其中要求,力爭2014年基本達到全國文明城市標準,進入國家衛生城市行列。同時,經過幾年的努力,在全國74個重點城市中的空氣質量排名在30位左右;力爭通過3年努力,實現全市平安建設整體水平全省創一流、全國爭上游,打造全國最平安城市;推行城市環境衛生精細化管理,市容市貌和城市形象大幅度提升。此外,將落實街道、社區物業管理主體職責,加快建立健全業主物業管理委員會等群眾自治組織。
讓每一寸土地都有人管理
“城市網格化管理就是要讓每一寸土地都有人管理,不再出現推諉扯皮的事情,每個人的工作任務、目標都非常清楚。”市委辦公廳政策法規處負責人坦言,網格化管理就是按照以塊為主、條塊結合,各級聯動、落實責任的要求,以抓基層、強基礎,著力消除城市管理工作中的“空心”和“盲區”。
根據國家工信部確定的三維數字社會管理系統網格劃分國家行業標準,我市在現有區、街道、社區的基礎上,將近郊四區劃定為49個一級網格、338個二級網格和1482個三級網格。每一個網格都有相應的負責人和包抓部門,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不留空白、不留死角的城市網格化監管工作體系。依托統一的城市管理以及數字化的平臺,在城市管理轄區內按照一定的標準劃分成單元網格。通過加強對單元網格的部件和事件巡查,建立一種監督和處置互相分離的形式。
對于政府來說,網格化管理最主要的作用是能夠主動發現城市管理中出現的問題,及時處理,加強政府對城市的管理能力和處理速度,將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解決在矛盾激化之前。相對于過去傳統的垂直管理體系,實行城市網格化管理,實現了從城市管理思路和手段的三個“轉變”:一是實現了管理思維由“被動”向“主動”的轉變。通過網格化管理,劃細了責任單位,明確了網格職責,由以前的“坐等上門”變為現在的“主動發現”,使問題、矛盾發現和處理的關口前移;二是實現了管理方式由“單一”向“協同”的轉變。信息平臺構建了上下級之間、職能部門之間的協同辦公機制,改變了以往單一部門辦理、各方推諉扯皮的現象,提升了管理服務的效率和水平;三是實現了管理手段由“分散”向“統籌”的轉變。網格化社會管理服務有效統籌網格內、網格間各類人力資源、信息資源和管理服務資源,形成聯系和服務群眾的合力,改變了以往街道社區行政資源分散、力量薄弱、手段單一等問題,提高了服務群眾的能力。
社區網格化 服務潤民心
“現在只要我們有問題、有困難,立即就能反映到我們社區甚至是街道辦事處,不出幾天就會有我們網格的工作人員來核實辦理。推行網格化監管,確實方便!”這是百姓對于蘭州市推行的社會網格化監管工作最深切的感受。
“每次到網格內進行巡邏都會有收獲。‘網格化管理’不僅增加了我們進入社區、進入居民家中的機會,也使居民群眾對我們更加熟悉,相互間建立了更多的信任,干群關系比以前更融洽。”廣武門街道黃河沿社區網格工作人員周麗娟如是評價她對網格工作的認識。
網格化管理體系,不僅讓社區干部工作收獲良多,轄區居民更是連連稱好。就在近日,周麗娟接到轄區居民李會軍的電話,反映其所在單元樓旁邊的下水道出現堵塞,影響居民正常生活。接到電話后,周麗娟立即帶人趕到現場,積極尋求解決辦法,僅1天時間就徹底解決了下水道堵塞問題。
“前幾年我們小區也出現過類似事情,但無人管。現在實施網格化管理后,生活中的一些難題,我們只需打個電話或者反映到樓長、網格員那里,馬上就能得到解決,真的很方便快捷。”李會軍由衷地說。
“網格化管理”彰顯群眾路線內涵
“蘭州市現在實行的網格化管理不失為‘走群眾路線’的一個好路子,彰顯了一種對群眾負責的民生情懷。自從網格化管理實施以來,我們的工作變成了主動下沉服務,百姓的贊揚聲多了,這就證明我們的工作做到位了”。蘭州市七里河區西站西路社區主任陳磊如是說。
作為一名網格員,七里河區委宣傳部副科級宣傳員王穎深有感觸地告訴記者:“做好一名網格員該做的,腳踏實地地與老百姓打成一片,幫助老百姓解決他們的問題,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這不是走群眾路線是什么?看到百姓的問題得到解決后,他們臉上開心的笑容,這就是我工作莫大的動力。”
蘭州市結合實際情況,將“網格化管理”推向城市管理的各個領域,也讓以前高坐辦公室、兩耳不聞百姓事的干部們俯下身子、走入基層,靜下心、沉住氣和老百姓一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與此同時,各職能部門的力量不再各自為戰,他們通過網格化這個途徑,24小時無縫隙的融入到了各自的片區之中,時時刻刻在第一時間了解民眾的各種生活訴求,分分秒秒通過各自便捷的工作通道,相互配合解決民眾急需解決的問題。
正如市民劉先生在自己兒子的就業問題得到解決后憧憬的一樣:“網格化管理不僅僅讓蘭州的天變得更藍了,更是讓咱老百姓的心情變得更加亮堂了,終將有一天,‘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那根本都不是事兒,因為領導干部們時時刻刻就在我們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