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日報蘭州訊(記者侯若志)“蘭州市人社局:工作簡單機械,照搬照套現象時有發生;規劃局:城市規劃設計前瞻性不夠,不科學、不合理地方較多;工商局:辦事經常找不著人,不認識人不好辦事;食藥局:執法力度不夠,下基層調研走形式,對群眾服務不熱情,官氣十足,走后門現象時有發生……”
4月9日,蘭州市委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辦公室召開蘭州市15家重點部門向社會征集意見情況媒體通報會。蘭州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蘭州市委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方書英的這番話語驚四座。
“這樣原汁原味面對面向幾十家中央、省市媒體公開點出權力部門的缺點,在蘭州市近幾年是沒有過的。”參會的一位部門負責人說。
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蘭州市本著誠心誠意聽意見、不遮不掩找問題、為民利民轉作風的態度,堅持聽意見、查問題、轉作風從權力部門和窗口單位做起,采取與被評議單位背對背、與其服務對象面對面的方式,確定了15個權力相對集中、與群眾聯系密切、群眾反映問題較多的部門,作為全市“開門搞活動”的重點對象。
這次共征集到原始意見建議36179條,經過梳理匯總為968條。其中,涉及“四風”方面649條,其他方面319條。在此基礎上,又梳理出15個部門共性突出問題15條,個性突出問題各3條。
有人擔心,這次征集來的意見,是大多數機關的“通病”,并非蘭州獨有。這樣“高調”揭家丑,會不會影響自身聲譽?
“我們也曾考慮,如果把問題捅出來,投資者和企業家聽后會不會害怕,蘭州的聲譽和發展環境會不會受到影響。但是,根據我們調查的結果,‘四風’問題已成為阻撓蘭州科學持續發展的‘絆腳石’,必須堅決鏟除。公開曝光這些問題,也是‘倒逼’這些部門盡快清除‘沉疴’,輕裝上陣。” 蘭州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張悌先坦言。
據悉,蘭州市已將以上意見建議反饋給15個部門,其他涉及各部門班子和班子成員的問題,也以書面形式反饋給部門主要負責人。蘭州市要求結合實際認真研究,在開展專題討論的同時提出整改措施。能即知即改的立說立行、不等不拖,馬上就改;不能馬上改的,要有針對性地制訂方案、明確時限,狠抓落實,確保取得實實在在的整改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