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謀劃做大做優 科學布局狠抓“落地”
——全省新建項目觀摩活動啟示之蘭州篇
![](/Files235/BeyondPic/2012-10/15/11162216_599210.jpg)
本報記者 侯若志
“一條河(黃河)”、“一碗面(牛肉面)”、“一本書(《讀者》)”曾是蘭州人引以為豪的三張“名片”。而今,關于蘭州的傳說有了新的注解。
入夜的黃河風情線兩岸燈火輝煌,百年鐵橋、巍巍白塔,伴隨著靜靜流淌的大河,向世人訴說著這座“山水名城”的嬗變——
廣袤的秦王川里,塔吊林立,機器轟鳴。躋身為國家級新區的蘭州新區招商引資及項目建設全面提速,國內外客商紛至沓來,掀起新一輪建設高潮;
黃河兩岸,蘭州高新技術開發區、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一個個項目“落地”投產,呈現出一派喜人的建設發展圖景。
一條條通衢大道、一座座天橋全新亮相,美觀大方;南山路、北環路、軌道交通等重點基礎設施項目全面推進;城市規劃、城市管理全面走向規范化……在科學發展觀理念的引領下,蘭州市城市建設高起點定位,“大手筆”投入,佳作迭出,亮點頻現。
高科技、裝備制造、生物醫藥、食品加工、總部經濟……一個個新產業項目,正在支撐起蘭州經濟堅實的新支架,匯聚成蘭州發展的新動力。
大思路,大手筆,大行動。省委確定的不斷完善功能,全面提升形象,做大做強實力,把蘭州建設成區域性特大中心城市,打造成全省轉型跨越發展的重要經濟增長極,培育成宜居宜業宜游的魅力城市的發展戰略和“再造蘭州”的戰略構想,讓蘭州實現華美轉身,站在了新的起跑線上。
10月13日至14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三運,省委副書記、省長劉偉平率全省新建項目現場觀摩團在蘭州市進行觀摩考察。王三運指出,蘭州市項目的超前謀劃和拼搶力度有了積極變化,大項目的謀劃水平有所提升,招商引資的能力得到加強,特別是蘭州新區的謀劃建設是一個大亮點。項目的規模數量和質量有了積極的變化,緊緊圍繞主導產業引進項目,既重視項目的數量,同時也重視項目的規模和項目的結構,項目的規劃布局和落地服務有了積極的變化。劉偉平指出,蘭州市大力提升中心帶動的能力和水平,無論是項目謀劃引進的層次和水平,還是項目建設的質量和速度都有了較大提升,在全省發揮了很好的示范帶動作用。
據了解,截至今年9月底,蘭州市共實施500萬元以上項目1760個,總投資達2125億元。其中,1000萬元以上的項目506個,5000萬元以上項目213個,1億元以上項目130個。
透過這些數字,給我們帶來驚喜的同時,也帶來了蘭州市強力推進重大項目建設的新啟示。
啟示一:超前謀劃,創新項目凝煉和爭取工作機制,首先解決“有沒有”的問題,夯實項目前期基礎工作。
蘭州市2010年就制訂出臺《蘭州市項目凝煉工作實施細則》,對項目前期工作質量保證和推進效率作了詳盡安排部署。近幾年,蘭州市把項目前期基礎工作,放到一個重要位置去抓,建立了“發起在企業、凝煉在政府、來源在市場”的項目凝煉機制,切實解決了“有沒有”的問題。從2009年開始,蘭州市財政每年安排4000萬元重大項目前期經費,按照“八大支柱產業、40個重點發展方向”,大范圍、深層次、寬領域開展項目凝煉工作,形成了一批“煉得出、簽得下、留得住、建得快”的優勢項目。同時,建立“以市為主,市縣(區)聯動”的項目儲備機制,對各縣區凝煉的項目,市直相關部門按照產業和園區規劃進行整合,進一步深化項目,為爭取項目和政策支持、舉辦和參加各種招商節會夯實基礎。
2012年,蘭州市共凝煉項目980多項,儲備項目1993項,其中258項已列入國家和省上“十二五”規劃。經多方努力,6月份,蘭州城市軌道交通項目獲得國家批復,并于7月份啟動了實驗段的建設;8月20日,蘭州新區獲國務院批復,成為國家級新區,同時,蘭州市還爭取到了國家級兩化融合試驗區、全國大氣污染防治試點城市、未利用地開發試驗區等政策平臺。
可以說,2012年,是蘭州市爭取國家項目支持和政策支持最多的一年。
啟示二:堅持轉型轉移,堅持基礎先行,堅持民生先行,招“大”引“強”。
“兩山夾一河”的狹長地理特點,使蘭州市發展空間嚴重受限,國辦支持甘肅加快發展的《若干意見》出臺后,蘭州市搶抓政策機遇,跳出老城建設新區,適時啟動了蘭州新區開發建設。在省委、省政府的指導支持下,蘭州市舉全市之力,全力推進新區開發建設。在新區建設中,蘭州市堅持規劃先行,一手抓規劃編制、一手抓開發建設,一手抓機構組建、一手抓產業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同時,啟動實施了兩個國家級開發區增容擴區和產業園區建設,為全市項目建設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和載體。
項目“凝煉”出來,招商引資成了關鍵。今年以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親自帶隊,蘭州市先后組團到北京、東南沿海、港澳臺等地開展了5次大的招商活動。重點瞄準產業轉移,緊盯行業龍頭,主攻國內外有實力的大企業、大集團,特別是注重引進高科技、高附加值、高效益的大項目、好項目,先后與70余家國內外知名的大企業、大集團成功簽約。蘭州市還不斷創新招商引資方式,既注重圍繞產業和資源招商,也注重以商引商和節會招商。今年,全市共舉辦各類節會56個,簽約項目529個,其中,在第十八屆蘭洽會上簽約項目88個,投資總額達1269.28億元,簽約項目數量、合同總額、資金額度均居全省前列。目前,已有437個項目落地,到位資金483.13億元,項目落地率為82%。
在項目建設中,蘭州市堅持基礎先行,狠抓城市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重點開工建設了以南山路、北環路等為重點的城市二環路、蘭秦快速通道、城市快速公交等城市道路、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及元通、金雁、深安等黃河橋梁建設工程。圍繞做大做強做美蘭州的目標要求,實施了一批文化景觀項目,重點開工建設了華夏始祖園、蘭山中華第一長廊、安寧生態文化園、廉政文化主題公園等一批城市文化景觀項目工程;同時,對五泉山、白塔山、雁灘等公園進行了較大規模改造。在城區規劃和開工建設了鴻運金茂、紅樓時代廣場、萬達商業廣場、紅星美凱龍等17個城市綜合體和地標性建筑。
蘭州市堅持項目建設向民生傾斜,大力開展治污染暢交通整體戰攻堅戰。啟動實施了一批清潔能源改造工程項目,開展了治污風暴,針對工業布局和能源結構不盡合理等影響大氣污染防治的突出問題,重點對工業污染、汽車尾氣和鍋爐拆遷改造進行了集中整治,有效改善了環境質量。截至10月13日,蘭州市今年空氣優良天數達到了224天,比上年同期增加19天。在暢交通方面,加快“一橫三環九縱”的骨干路網體系建設,啟動實施了上跨下穿等六大工程,著力加強了城市交通智能化建設和管理工作,通過努力攻堅,已取得成效。
啟示三:效能建設與項目建設同步,創造良好發展環境,狠抓項目資金到位率、開工建設率。
蘭州市狠抓項目“落地”,狠抓資金到位率、開工建設率,積極促進項目“落地”。實施了重大項目指揮部模式,實行所有程序、環節和矛盾問題“一門進一門出”。確立一個項目一名責任領導、一套工作班子、一錘定音、一抓到底的工作機制,形成了“個別問題現場解決、普遍問題會議解決”的協調機制。建立蘭州市重大項目信息管理系統,對重大項目進度實行動態管理,實行“一套管理軟件、一本資料匯編、一張申請表、一張進度表、一張信息卡片”的“五個一”管理辦法,完善項目管理檔案。
蘭州市以“項目推進攻堅月”為抓手,充分發揮市級包抓領導和項目責任單位重要作用,通過現場調度、召開會議等方式解決項目建設中的問題,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學習借鑒外地先進經驗,加強政務大廳建設,整合公共資源,加快“流程再造”,開通了招商引資綠色通道,實行全程代辦、跟蹤服務,既減少了辦事環節,提高了工作效率,也進一步優化和改善了投資發展環境。同時,注重堅持環境優先,狠抓機關效能建設,結合效能風暴行動,明察暗訪,強力推進,以效能風暴催生效率蘭州,全市發展環境得到明顯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