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記者落網記
本報記者侯若志
3名不同身份、臨時拼湊搭起“草臺”班子冒充央視記者,夢想著在金城蘭州狠狠“撈”上一筆的假“記者”,在發財美夢剛剛開始時,就落入法網。
北京來的傳真
今年4月12日,蘭州市城關區委宣傳部收到一份節目制作傳真件,內容為“要在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宣傳城關區城市管理先進經驗,特為城關區制作并播出一分鐘新聞”,傳真中同時標明要收費4萬元。仔細研究這份傳真件后,宣傳部工作人員發現落款處連公章都沒蓋。
之后,一名自稱是“編導”的陳姓男子多次打來電話,要求盡快安排“采訪”,當宣傳部工作人員對傳真件提出疑問時,陳某某答非所問,最后把電話交給一名自稱“王主任”的人回答。“王主任”聲稱,沒蓋公章是因為目前央視所拍節目太多,這個要蓋,那個要蓋,怕蓋亂了,等到蘭州簽訂合同時再蓋公章。至于收費問題,“王主任”稱,別的地方都是收費4.5萬元,為了支持大西北,才優惠至4萬元,并聲稱最終可優惠至3.8萬元。“編導”陳某某說,他們一行3人,定于5月4日來蘭州拍攝采訪。城關區委宣傳部工作人員告知陳某某,來采訪時要帶采訪證件和單位介紹信。
“精彩”表演
5月4日,“編導”陳某某一行3人來到蘭州。
當城關區委宣傳部工作人員再三要求看看他們的記者證時,另一名女“編導”劉某某稱,他們是“編導”,沒有記者證,還笑言,她有身份證。為進一步查證他們的真實身份,宣傳部工作人員陪同陳某某等3人在城關區街頭和某單位進行“采訪”,在現場“拍攝”中,攝像師趙某某匆匆拿出帶央視臺標的話筒進行采訪,草草拍了一會兒,又急忙把臺標收起。種種拙劣的表演,更加引起了宣傳部工作人員對他們身份的懷疑,于是便向城關區公安分局報警。城關區公安分局干警作了進一步調查取證,5月5日上午8時30分,陳某某等3人被“請”到了城關區公安分局。
“發財夢破滅
經審訊并向中央電視臺調查核實,陳某某等3人完全是為了實現他們的發財“美夢”,臨時拼湊“草臺”班子來蘭州行騙的。
所謂的“編導”陳某某、劉某某分別為河南、山東省農民,目前均在北京謀生,“攝像師”趙某某為北京一自由職業者,是陳某某每天花400元雇來的。
陳某某交代,為了盡快實現自己的發財美夢,他于今年3月在北京注冊了一家文化影視公司。一次偶然的機會,陳某某發現了一張中央電視臺節目制作回執單,他如獲至寶,仿制后,通過上網查取資料,獲取一些機關單位、企業的情況后,冒充央視記者,發出節目制作傳真件。
可令陳某某他們沒有想到的是,他們的首單“生意”剛剛開張,就在蘭州露餡了。
城關區公安分局刑警責任區7中隊中隊長劉慶告訴記者,警方已依照《治安處罰法》有關規定對陳某某作出治安拘留10天的處罰,對劉某某、趙某某予以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