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是國民經濟的大動脈,也是國家重要基礎設施和大眾化交通工具,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
隨著西部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鐵路運輸需求持續旺盛,社會各界對加快鐵路建設的愿望非常迫切。就蘭州鐵路局而言,現有路網還不能滿足地方經濟發展需要。抓好甘、寧兩省(區)運輸,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的運力保障,一方面需要我們立足自身、挖潛提效;另一方面,需要進一步加快路網建設,擴大運輸能力,加快西部地區資源優勢轉化、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2008年10月,國家發改委對《中長期鐵路網規劃》確定的鐵路網總規模和布局進行了優化調整,描繪了鐵路建設發展的宏偉藍圖。調整方案中,新增鐵路規劃項目有40%在西部地區,進一步擴大了西部路網規模,對西部地區的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地處西部路網樞紐位置,橫跨甘、寧兩省(區)的蘭州鐵路局,也迎來了“大建設、大發展”的歷史機遇期,以蘭渝鐵路、蘭新鐵路第二雙線為代表的一批重點工程項目已全面開工建設,新一輪鐵路建設高潮已經在全局迅速掀起。
這次大規模鐵路規劃和建設主要以構建鐵路快速客運通道、東西大通道為重點,加大新線建設力度,實現繁忙干線客貨分線,迅速釋放既有線的貨運能力。已開工建設的蘭渝鐵路,自蘭州樞紐引出,向東南穿越甘肅省定西市、隴南市進入四川省的廣元市,終點重慶市,形成連接西北、西南地區的大能力運輸通道,將極大地促進地區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的充分發揮。蘭新鐵路第二雙線和寶雞~蘭州客運專線,均為設計時速200公里及以上的高速鐵路,兩條線路建成后,將有效增加路網通道能力,與既有隴海線、蘭新線共同構成高標準、大能力的陸橋通道。特別是蘭州樞紐改造工程,按照《中長期鐵路網規劃》,未來將有10個方向的客、貨線路在這里交匯,承擔的運輸生產任務十分繁重。在新樞紐的規劃格局中,將新建蘭州北編組站和蘭州西客運站,形成環抱黃河的“南客北貨”的環形樞紐格局,實現多方向互通、大運量保證、高效率運輸,將使蘭州由傳統的區域型樞紐轉變為現代化的路網型樞紐,進一步提升其在全國鐵路網中的樞紐地位。此外,天水~平涼、敦煌~格爾木、蘭州~合作鐵路等工程項目的建成,將進一步完善西北路網結構,有效帶動沿線資源開發利用,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的運力支撐。
規劃鐵路項目全部實施后,蘭州鐵路局新建線路將達到4000公里左右,總投資估算達2800億元。局管內鐵路營業里程預計將達到6300公里,路網密度達到121.5公里/萬平方公里,而且新增線路的設計速度普遍達到160公里及以上,為蘭州鐵路局步入“高鐵時代”奠定了堅實基礎。可以預見,未來3到5年,一個高效暢通、功能完善、輻射四方的大能力西北路網通道將全面形成,鐵路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促進和帶動作用將更為突出。預計2020年,蘭州鐵路局旅客發送量、貨物發送量將分別達到5300萬人、21000萬噸,與2009年實際完成量相比分別增長90.2%、119.4%。屆時,蘭州至西寧僅需1小時、至西安2.5小時、至銀川3小時、至重慶6小時、至烏魯木齊8小時。廣大人民群眾夢寐以求的“人便其行、貨暢其流”的愿望將真正變成現實,這無疑是西北鐵路建設史上最為壯麗的一幅新藍圖。